夏日喝啤酒需兼顧健康:適量飲用(男≤750ml/天,女≤450ml/天)可享清涼,過量則致肥胖、傷肝。痛風、肝病患者、孕婦及服藥者應禁飲。避免混飲,若有不適需停飲就醫,清涼與健康需平衡。
2025-07-31 02:19:38
收藏肝炎分病毒性與非病毒性,初期癥狀隱匿,久拖可致肝硬化、肝癌。高危人群需警惕。預防可接種疫苗,切斷傳播途徑,養成健康習慣,定期篩查。每個人都是健康第一責任人,共護肝臟。
2025-07-31 02:07:20
收藏夏季吃冷飲可解暑提神,但過量或不當食用易引發腸胃不適、血壓波動等問題。建議控制量(每日不超150克),選正午時段吃,細嚼慢咽。特殊人群需慎食,也可換酸梅湯等替代飲品,健康享受清涼。
2025-07-31 01:55:39
收藏蕁麻疹表現為風團、瘙癢,風團數小時消退不留痕,分急性和慢性。誘因有食物、藥物、感染等。多數可緩解,出現呼吸困難等需立即就醫。治療用抗組胺藥,慢性需長期規范治療。避免輕信謠言,科學應對可有效控制。
2025-07-30 02:15:56
收藏假酒中毒多因含甲醇,代謝成甲酸損害視神經和器官,可致失明、死亡。中毒分輕中重三階段,30毫升即可致命。需避開散裝、山寨、自釀等高危酒。中毒后立即催吐就醫,用乙醇或透析治療。預防要選正規渠道購酒。
2025-07-30 01:54:05
收藏基孔肯雅熱由伊蚊傳播,癥狀為發熱、皮疹及劇烈關節痛,潛伏期1-12天。我國伊蚊分布廣,輸入病例致本地傳播風險高。預防關鍵在防蚊叮咬、清理積水滅蚊。無特效藥,對癥治療為主,重癥需及時就醫。
2025-07-30 01:31:37
收藏熱射病是嚴重中暑急癥,高溫下人體散熱失衡,核心體溫超40℃可致多器官損傷,分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病死率高。癥狀從類似中暑發展至昏迷抽搐。發現患者需立即降溫并送醫,預防關鍵在于避開高溫時段、做好防護、改善
2025-06-30 07:50:19
收藏物理降溫通過熱傳遞原理退熱,常用方法有濕毛巾敷額頭、溫水擦浴、用退熱貼,也可用包裹好的冰塊冷敷大血管處。操作時避開心前區等禁忌部位,若高熱不退或有異常,需及時就醫。
2025-06-29 18:39:58
收藏生活中被狗抓傷、咬傷別大意!狂犬病致死率極高,但可防。受傷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沖洗傷口15分鐘以上,再用碘伏消毒,非大出血不包扎。盡快就醫,按醫囑接種狂犬病疫苗等。
2025-06-29 17:39:41
收藏小小甲溝炎,卻讓人煩惱不已。它是常見甲周炎癥,多因指甲修剪不當、外傷或細菌感染引發。癥狀分急慢性,輕時紅腫疼痛,重則化膿。治療依病情選擇局部消毒用藥或手術引流。日常正確剪指甲、保持衛生、穿合適鞋子。
2025-06-29 17:11:1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