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體型嬌小卻長壽又罕見癌癥。最新研究揭示:它們細胞易癌變,卻依靠高活性 p53、持久端粒酶與強大免疫監視,在“再生”與“清除”間取得極致平衡,為人類抗癌提供全新啟示。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5-08-12
蝙蝠作為夜行性、且飛行能力極強的哺乳動物,其遷徙行為長期以來一直是生態學和動物行為學研究的重要課題。為了深入了解蝙蝠的遷徙路徑、棲息地選擇以及它們對環境變化的響應,科學家們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采用了多種
中國綠發會
2025-06-11
近年來,隨著風能發電的大規模推廣,人們欣喜于這種清潔能源帶來的減排效益,卻也漸漸發現風力渦輪機高速旋轉的葉片正在悄悄地改變著天空中許多生靈的命運。近期于2025年1月9日發表在《Scientific
中國綠發會
2025-05-14
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的今天,生態陷阱(Ecological Traps)和進化陷阱(Evolutionary Traps)成為生態學研究中的關鍵概念。生態陷阱是指環境發生變化,動物依舊根據舊經驗做
中國綠發會
2025-05-06
長期以來,洞穴生態系統作為地球上獨特而脆弱的生態環境,一直處于被忽視的邊緣。作為洞穴生態系統關鍵物種的洞穴蝙蝠,其分布、生態特征等信息呈現有限性和碎片化特征,零散分布于不同的數據集中,難以進行系統的綜
中國綠發會
2025-04-15
“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小編注意到,2024年12月2日,《科學數據》(Scientific Data)期刊發表了一項由阿拉·莫納杰姆(Ara Monadjem)、塞西莉亞·蒙托班
中國綠發會
2025-03-27
大家可能覺得有點奇怪,蝙蝠和鳥類不都是能飛的動物嗎?為什么它們的進化方式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小編注意到,最近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期刊上的這項最新研究的
中國綠發會
2025-02-27
夜幕降臨,在一片鄉野之地,一只蹄蝠輕盈地穿梭于低矮的植被間,忽閃的翅膀在水面掀起陣陣微風。它的目標十分明確——尋找空中飛舞的小型昆蟲,而這片不起眼的小微濕地,正是它的重要覓食地。這里積水潺潺,植被豐茂
中國綠發會
2025-02-18
夜色之下,某片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里,一只鼩形長舌蝠(Glossophaga soricina)輕盈地穿梭在繁茂的樹冠間。它的目標,是一朵正在盛開的白色花朵,這朵花正散發出微妙的麝香味,其中主要成分是二
中國綠發會
2025-02-17
蝙蝠是地球上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哺乳動物類群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和科研價值。由于眾多復雜因素,公眾對蝙蝠重要性、蝙蝠的貢獻知之甚少,甚至常常把蝙蝠與邪惡、恐懼或疾病等負面形象聯系在一起。
中國綠發會
2025-02-14
相比于森林、濕地和珊瑚礁等生態系統,洞穴和其他地下生境往往被認為是“隱藏的世界”,科學研究和保護行動相對較少。盡管這些環境支撐著大量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包括蝙蝠、盲魚、洞穴甲蟲、真菌和微生物群落,但人們
中國綠發會
2025-02-12
近日,“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小編注意到,國際蝙蝠保護組織發布了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別讓貓和蝙蝠混在一起》。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為助力全球環境治理、并供我國學者了解最新研究動態信息
中國綠發會
2025-01-21
2025年1月16日,“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小編注意到,聯合國《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能源工作組(ETF)專家領導的研究團隊在《生物保護》(Biological Conser
中國綠發會
2025-01-20
在大家每一個人的眼里,蝙蝠基本都是人見人厭的動物??赡銈儾辉脒^,蝙蝠也為了盡可能的與我們斷絕關系,而不惜搗亂自己的生物鐘,茍且偷生著。但是這樣做還是會使它們引來殺身之禍。
陜西省科普作家協會
2024-12-02
我們知道,蝙蝠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捕食昆蟲、傳播種子和花粉等,但人們對它們如何響應棲息地結構變化的了解非常有限。蝙蝠是全球哺乳動物中非常多樣化的一個類群。加上前段時間新確認的玉樹管鼻蝠,全球目
中國綠發會
2024-11-07
蝙蝠主要是通過超聲波來辨別方向、探測目標的。雷達正是利用了蝙蝠的這一特性制造出來的。但是,既然蝙蝠都能通過超聲波來辨別方向了,那它的眼睛還有什么用呢?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