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之下,某片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里,一只鼩形長舌蝠(Glossophaga soricina)輕盈地穿梭在繁茂的樹冠間。它的目標,是一朵正在盛開的白色花朵,這朵花正散發出微妙的麝香味,其中主要成分是二甲基二硫化物——一種高度揮發的含硫化合物。正是這種特殊的氣味,讓鼩形長舌蝠能夠迅速發現花朵的位置,并伸出它細長的舌頭,吮吸甜美的花蜜。這場夜晚的覓食旅程,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進食,它還是一次進化的奇妙展示。


鼠耳蝠屬(學名:Myotis)是蝙蝠科下的一個屬,包含約90個物種,是蝙蝠科中種類最多的一個屬。這些蝙蝠體型小到中等,翼展通常在20-30厘米之間。它們的聽覺非常敏銳,主要通過回聲定位來導航和捕食。食性主要為昆蟲,但也有些物種會捕食魚類。洞穴是許多鼠耳蝠的重要棲息地,特別是那些喜歡群居的物種。上圖是一只鼠耳蝠。?Christian Voigt (圖文無關)提起蝙蝠,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它們卓越的回聲定位能力。不過,這些神秘的夜行者并非僅依靠聽覺,它們的嗅覺同樣發達,甚至在覓食、社交和育幼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有研究發現,許多蝙蝠在黑暗環境中,主要依靠嗅覺來尋找食物和辨識****同類。對于像鼩形長舌蝠這樣依賴花蜜為食的蝙蝠來說,花朵的香氣是最直接的信號。而對于果食性蝙蝠,水果散發的成熟氣味,則是它們在夜幕中鎖定目標的關鍵。


馬鐵菊頭蝠(英文名Greater Horseshoe Bat,拉丁學名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因其鼻子有鞍狀突起、形似馬蹄鐵而得名。它們分布于亞洲和歐洲大部分地區。它們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于2016年首次評估,是“無危”,但在全球評估來看種群數量在下降。2022年初,綠會連云港保護地志愿者考察馬蹄菊頭蝠棲息地。攝影:周翀(綠會志愿者)(圖文無關)在密林深處,一只大銀線蝠(Saccopteryx bilineata)正忙著調制它的“個人香水”。它每天都會用尿液、唾液和生殖腺分泌物混合成獨特的氣味,并存儲在肘部的小囊里。**在求偶時,雄性大銀線蝠會在雌性附近盤旋,扇動翅膀,讓這股略帶杏仁香的味道彌漫開來。**這不僅僅是炫耀個體的健康狀況,也是確保雌性能夠通過氣味識別合適的配偶。每只雄性蝙蝠的香水配方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這些小小的飛行者們也避免了近親繁殖的風險。

與此同時,在巴拿馬的熱帶森林里,一只纓唇蝠(Trachops cirrhosus)正擦拭著前臂上的特殊分泌物。它的前臂上形成了一層橙色的氣味分泌物,散發出類似薄荷的香氣。這一特征不僅可能在求偶過程中起作用,也可能用于標記領地。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黃肩蝠(Sturnira)身上,這種蝙蝠肩部的橙紅色毛發散發出辛香的橙花氣息,使它們在群體中更具辨識度。

蝙蝠的發達嗅覺系統,跟它們的身體結構有關。蝙蝠的鼻腔內含有發達的嗅上皮(Olfactory Epithelium),這是嗅覺感受器細胞聚集的區域。這些細胞能夠檢測空氣中的氣味分子。它們的大腦中,有較大的嗅球(Olfactory Bulb),這是處理嗅覺信息的神經中樞。嗅球的大小與蝙蝠的嗅覺靈敏度密切相關。此外,部分蝙蝠物種還具有犁鼻器(比如葉鼻蝠就有),可以檢測信息素(Pheromones)。一些蝙蝠依賴嗅覺尋找成熟的果實,它們能夠通過氣味分辨果實的種類和成熟度,還有的物種利用嗅覺定位花朵的位置,尋找花蜜。另外,有一些蝙蝠會通過氣味追蹤獵物,尤其是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更是依賴于嗅覺系統。


龍舌蘭(Agave)與蝙蝠之間存在著一種特殊的共生關系,尤其是與長鼻蝙蝠(Leptonycteris)和長舌蝙蝠(Choeronycteris)等以花蜜為食的蝙蝠。這種關系被稱為蝙蝠授粉(Chiropterophily),是自然界中動植物協同進化的一個典型例子。龍舌蘭的花通常在夜間開放,并散發出強烈的氣味,這非常適合吸引夜行性的蝙蝠。花朵的形狀和位置適合蝙蝠的訪問,蝙蝠可以用長舌吸取花蜜,同時身體會接觸到花粉。上圖是墨西哥城的龍舌蘭。攝影:熊昱彤 ?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圖文無關)氣味,不僅影響求偶行為,還在蝙蝠的社交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一個隱蔽的洞穴中,上千只巴西犬吻蝠(Tadarida brasiliensis)棲息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氣味。這些蝙蝠以強烈的體味著稱,雄性個體在繁殖季節會在下巴下方發育出氣味腺,用于標記棲息地和吸引雌性。不同種類的游離尾蝠擁有不同的體味,例如黑色獒蝠(Molossus rufus)被描述為帶有“花香”,而巴西犬吻蝠則被形容為“玉米餅味”。

在母性照料方面,氣味同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蝙蝠龐大的育幼群落中,雌性個體必須精準識別自己的幼崽,以確保一對一、而不是去誤喂其他個體的幼崽。例如,在巴西犬吻蝠的育幼群落中,雌性蝙蝠會依靠嗅覺和聲音的結合,快速找到自己的后代,確保哺乳過程中不會發生誤認。

嗅覺,這一被長期低估的感官,實際上是蝙蝠生存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尋找食物到求偶,從社交到育幼,氣味信號在這些夜行生物的世界中無處不在。當視覺無法提供清晰信息、或是回聲定位無法有效探測目標時,氣味就成為了蝙蝠理解世界的關鍵。夜幕之下,它們用鼻子聆聽著世界,探索著屬于它們的神秘夜空。

本文是“海洋與濕地”平臺“蝙蝠保護系列”文。
轉發請標注來源。

文 | 王芊佳

編輯 | 綠茵

排版 | 綠葉

參考資料略

來源: 海洋與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