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未散,秋風漸起,立秋到,為了彌補“苦夏”帶來的身體虧空,也為即將到來的秋冬儲備體力能量,民間素有“貼秋膘”的習俗。那么,“秋膘肉”有什么呢?“貼秋膘”要注意什么呢?
人民網科普-食品安全
2023-08-08
現在的秋字,從火從禾,而甲骨文中的秋字,從火從蟲,狀如長須長足的蟋蟀。我國最早的“秋”字,為何與蟋蟀有關?從什么時候起,“秋”字才擺脫昆蟲特性,改為植物特性?
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
2024-08-09
盡管已過立秋,北京的降雨仍將持續。根據市氣象臺預報,今天早晨至前半夜,北京有中到大雨,西部、北部沿山及南部的部分地區有暴雨。立秋已過,北京怎么還這么多雨?
北京科技報
2025-08-08
立秋已至,暑意尚存,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
光明三農
2023-08-08
八月已到,立秋已至,但當前仍處于三伏天內,從氣候特點看,盛夏余熱未消,特別是在立秋前后,我國很多地區仍處于炎熱之中。
光明三農
2023-08-08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在節氣排列順序上,處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末暑)才出暑。二十四節氣有“三暑”(小暑、大暑、處暑),“三暑”中間還夾一個“立秋”節氣。
河北廣播電視臺
2023-05-31
8月8日,農歷六月廿二02:22:41為今年的立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第十三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斗指西南,太陽達黃經135°,于每年公歷8月7至9日交節。
科普惠民
2023-08-07
立秋之后,氣溫逐漸轉涼,但暑熱未盡,晝夜溫差大。在這樣一個季節交替的時間節點,應該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做好養生?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介紹立秋之后的健康養生與疾病預防知識。
北京科協
2024-08-13
入秋了,要貼秋膘了。貼秋膘,就是把我們因為夏天常食用涼的,冷的食物而造成的體內虧損給補回來。但是貼秋膘并不是隨便的貼,也不是誰都可以貼的。有以下6點要特別注意。
科普惠民
2023-08-09
秋季精子活力最強。精子的質量四季差別明顯——冬、春季精子數量最多,但形態容易呈現尾部缺陷;夏季氣溫過高,不成熟的精子比例最高;秋季則是精子活力最強的季節,精子活力越強越有利于胎兒發育。
中華醫學會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