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即將迎來立秋和處暑兩個節氣,天氣炎熱,在面對最近全國各地大雨洪澇的情況下,我們應高度警惕暴雨引發的城市內澇以及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等次生災害,要更加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被水淹過的食物,以免引發食物中毒。其次,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接觸污水和泥水,預防感染疾病。為此,省衛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傳中心特發布8月健康提示。

一、注意洪澇災害

(1)不喝生水,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或經漂白粉等處理過的水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飲用開水、瓶裝水和桶裝水。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敗動植物碎屑、細菌、寄生蟲和病毒,即使用肉眼看起來很干凈的河水、山澗水、井水、泉水或湖水,直接飲用也存在危險。在不得不飲用的情況下,用明磯和漂白粉(精片)澄清、消毒,至少煮沸5分鐘后,方可飲用。

(2)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洪澇災害一般發生在高溫高濕的夏秋季節,食物易腐敗變質。食用腐敗變質食物易引起食物中毒。食用不潔食物易引起痢疾、傷寒、甲肝、霍亂等腸道傳染病。淹死、病死的禽畜可傳播豬鏈球菌病、禽流感等傳染病,不可加工食用。

(3)注意環境衛生,不隨地大小便,不隨意丟棄垃圾

洪水過后,環境中的垃圾較多,應盡快清理。隨地大小便不僅會污染水體和環境,還有可能造成蒼蠅大量摯生,傳播痢疾、傷寒、甲肝、霍亂等腸道傳染病。

二、防溺水知識

1. 救援:

溺水的損傷程度與時間相關,獲救時間越早,損傷越小。

急救成功的五個關鍵的環節:預防、識別、提供漂浮物、脫離水面、現場急救。

2. 預防:

①過飽、空腹、酒后、藥后、身體不適者避免下水或進行水上活動。

②兒童、老年人、傷殘人士避免單獨接近水源。

③游泳前應做好熱身、適應水溫,避免抽筋。

三、預防熱射病

熱射病是高溫相關急癥中最嚴重的情況,即重癥中暑,一旦發生,死亡率極高。

降低熱射病病死率的關鍵在于預防,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避免高溫(高濕)及不通風的環境、減少和避免中暑發生的危險因素、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避免脫水的發生,從而減少熱射病的發生率及病死率。

四、常用養生保健簡易方法

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節選

(三十三)叩齒法:每天清晨睡醒之時,把牙齒上下叩合,先叩臼齒30次,再叩前齒30次。有助于牙齒堅固。

(三十四)閉口調息法:經常閉口調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勻、和緩。

(三十五)咽津法:每日清晨,用舌頭抵住上顎,或用舌尖舔動上顎,等唾液滿口時,分數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三十六)搓面法:每天清晨,搓熱雙手,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到額部兩手向兩側分開,經頰而下,可反復10余次,至面部輕輕發熱為度。可以使面部紅潤光澤,消除疲勞。

(三十七)梳發:用雙手十指插入發間,用手指梳頭,從前到后按搓頭部,每次梳頭50~100次。有助于疏通氣血,清醒頭腦。

(三十八)運目法:將眼球自左至右轉動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轉動10余次,然后閉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三十九)凝耳法:兩手掩耳,低頭、仰頭5~7次。可使頭腦清凈,驅除雜念。

(四十)提氣法:在吸氣時,稍用力提肛門連同會陰上升,稍后,在緩緩呼氣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氣的運行。

(四十一)摩腹法:每次飯后,用掌心在以肚臍為中心的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幫助消化,消除腹脹。

(四十二)足心按摩法:每日臨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有強腰固腎的作用。

來源: 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傳中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