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 科學技術部主任審核|張繼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
又到一年立秋時。
作為一年中十分重要的節令,關于立秋,向來有許多有趣的儀式感,比如——貼秋膘,還有“立秋貼秋膘,一年病不沾”的說法。以前人們認為,夏天天熱,很容易沒什么食欲,而隨著立秋到來,天氣逐漸轉涼,胃口也開始變好,為了補償夏天的損失,也為了更好地抵御冬日即將到來的嚴寒,就需要多吃肉,“貼秋膘”。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但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貼秋膘”還有沒有必要?怎么“貼秋膘”更健康?
“貼秋膘”保平安?
首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現代人要謹慎貼秋膘(嘆氣,又少了一個放肆吃吃吃的正當借口)。
所謂“膘”,其實是指皮膚和肌肉之間的那層皮下脂肪,簡言之,就是“肥肉”。“貼秋膘”的傳統來自古時候的生活經驗,那個時候最大的特點就是食物匱乏、生活條件艱苦。
人們普遍吃不飽,一個月能吃一次肉都算很好的了;穿也穿不暖,冬天也沒有暖氣、空調,連羽絨服也是奢望,還要干很多體力勞動,自然容易出現能量不足的問題。所以,每到秋冬季節,大家就會想辦法多吃一些能量高的食物。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但是,現在我們的生活和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幾乎每天都可以吃到肉,羽絨服隨便穿,空調、暖氣也非常普遍,“過冬”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所面臨的新的健康挑戰,反而是“肥胖”問題。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 年)》顯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肥胖除了影響美觀,還會增加糖尿病、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風險。防止肥胖、保持健康體重,才是我們應該推崇的生活方式。
如果這個時候還想著“貼秋膘保平安”,不論是吃紅燒肉,還喝奶茶,你貼下去的“秋膘”,最后都會變成身上的肥肉。
如何健康貼秋膘?
不過,也不是說要大家完全摒棄“貼秋膘”,而是應該根據現在的生活變化,科學、健康地“貼秋膘”。
到底如何“貼秋膘”更健康呢?關鍵是少貼能量,多貼營養。可以看看下面這份新·“貼秋膘”食譜:
1)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選擇新鮮應季的水果、深色蔬菜等,幫助身體多獲得一些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
2)多吃粗糧、谷物
如小米、玉米、燕麥、紅豆、綠豆等,少吃油炸谷類食物,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多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也有助保持體重和控制血糖等;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3)肉類應該“多白少紅”
選擇低脂肪的肉類,多吃魚類、禽類等白肉,少吃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魚、禽、蛋類和瘦肉攝入也要適量,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 。
另外,還可以趁著天氣逐漸轉涼但又沒有到深冬的這段時間,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曬曬太陽,也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D。要知道,我國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肌肉無力、骨質疏松,老人更容易發生摔倒、骨折。
總的來說,貼秋膘可不要只想著貼能量了,多貼點營養才是關鍵,多吃點蔬菜水果,多吃點全谷物、豆類食物才行。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當然,對于那些食物不太充足地區的人們,也包括身體瘦弱、營養不足的人,按照傳統方法適當貼秋膘倒也可以,合理搭配飲食,還是有助于提升健康的。
參考資料:
[1]曹清明, 王蔚婕, 張琳,等.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踐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解讀[J]. 食品與機械, 2022, 38(6):8.
[2]楊振宇. 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檢測報告(2010-2013)之九——0-5歲兒童營養與健康狀況[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20.
[3]高倩, 劉揚. 中國人群維生素D缺乏研究進展[J]. 中國公共衛生, 2012, 28(12):3.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