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的野外“親戚”——野生近緣種究竟有啥獨特優勢,讓科學家們如此關注?科學家又是如何“借用”它們的基因幫助育種的?讓我們通過一張圖來了解。
科普中國
2025-07-16
以世界上12種氣候類型為主題,從自然與人文角度劃分為氣溫降水篇、自然景觀篇、人文生活篇三個篇章,繪制嚴謹科學、層級明晰、意趣盎然的氣候類型科普信息可視化圖鑒。
科普藝繪
2025-05-16
從傳統的水肥管理、栽培技術,到現代的良種選育、綠色投入品開發,再到良法與智能裝備的一體化應用,每一步進展都為實現農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可能。
科學報國正當時
2024-11-19
2024年9月21日,中國作物學會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向社會公眾開放作物科普基地,成功開展四場“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協力建設科技強國”主題科普活動。
中國作物學會
2024-09-27
農藥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大量農藥使用的弊端也逐步顯露,如增加生產成本、農藥殘留超標、作物藥害、環境污染和農藥中毒等,特別是長期噴施農藥會誘發害蟲產生抗藥性,導致大劑量的農藥都無法殺死害
光明三農
2023-11-15
2023年5月28日(周日)上午,中國作物學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共同主辦“點亮精神火炬 解讀作物科技”主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面向公眾免費開放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科普基地。
中國作物學會
2023-05-29
2023年5月20日下午,由中國作物學會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承辦的作物科學云沙龍第四期線上舉辦。
中國作物學會
2023-05-24
作物的生長的生長受到光、溫、土壤、水分、肥等多因素影響,其中對于大田作物光、溫、土壤在某一區域都是較為穩定的,要想讓作物長好肥水的運籌是關鍵。
中國作物學會
2022-12-10
說到氣候變化,很多人也許沒什么感覺,可能就今年的冬天冷一點,去年的夏天熱一點,似乎對大家的生活沒有太多直接影響,因此大家對氣“春江水暖鴨先知”,氣候變化已經開始影響著與我們糧食安全密切相關的動植物了。
中國作物學會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