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大暑連陰天,遍地出黃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嗎?
這個俗語,是廣大農村,農民長期工作和生活在農業生產第一線是,對大暑節氣降雨特點和所有作物生長發育特點,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摸索出來的經驗之談,是對大暑節降雨的感悟。
事實上,大暑節下雨,也是農業生產中,符合客觀事實發展規律的,也是客觀事實真實的反應,是具有非常大的科學道理的,也將成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客觀規律,有利于農業生產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條實用的客觀規律。
若是在大暑節期間下大雨,或者下連陰雨,對農作物生長發育是非常有利的,能夠充分獲得農業豐收。因為,大暑節是處于夏季最炎熱的三伏天的中間時期,通常情況下,是高溫干燥強日照雨水偏少的天氣,而農作物都是生長發育最關鍵的時期,正需要充足的水分,柔和的日照,適宜的氣溫,才是作物生長發育最適宜的環境條件。
在三伏天,往往久晴不雨,日照強烈,土壤水分蒸發快,損失大,墑情下降快,而又缺少雨水補給。另外,作物正處在從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階段,在這樣高溫的環境中,土壤里的氮元素肥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成植物容易吸收的氨態氮,而被高溫熾烤而揮發損失掉了,造成作物轉型期間生長發育不良,影響產量。夏季三伏天降雨往往伴隨著雷電,就會產生大量的氮元素肥料,隨降雨澆灌在作物上,送來免費的營養物質肥料,是難能可貴的事情,對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提高產量是大有好處的。
在大暑節期間,作物都處于整個生長發育周期的中后期階段,如水稻處于孕穗、抽穗、揚花、灌漿期,紅薯處理地下塊莖形成和膨大期,玉米處理抽穗授粉和籽粒灌漿期,大豆處于開花結莢期,花生處理下針、結莢和籽粒膨脹期,各種瓜果蔬菜都正處于積蓄營養,走向成熟的時候。在這個時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促進生殖生長,增加水分和營養,提高產量的最佳時機。若是這個時候是連陰雨天,既滿足了水分和氮肥的需求,又降低了氣溫,避免了強日照帶來的危害,使莊稼生長旺盛良好,一進入秋天,作物都成熟了,黃橙橙的田野上到處是金黃色的水稻和瓜果,不就是遍地黃金嗎!
總之,農村俗語說得對,“大暑連陰天,遍地出黃金”,卻實是這樣。這句話是農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總結摸索出來的知識的結晶,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是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作者:付先
來源: 智慧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