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以“宋代川籍大文豪、荔枝迷蘇軾有沒有吃過四川荔枝?”,這一問題為線索,抽絲剝繭,從四川宋代荔枝出產情況,蘇軾在四川的游歷軌跡兩個角度,探尋問題的答案,展現了四川物產風物的魅力和蘇軾仁孝愛親的情懷。
天生西南
2023-12-05
酸甜多汁的荔枝,從古至今都深受人愛。古人云“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那么,古代如何保鮮運輸荔枝的呢?一幅漫畫帶你了解。
北京科技報
2023-07-18
近日,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劇中的主人公李善德,用盡各種方式將荔枝的保鮮期延長到了11天,不過這只是藝術加工后的結果,荔枝為何如此難以保存?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人們又采用怎樣的技術以讓荔枝保持新鮮
北京科技報
2025-06-19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面對荔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的特性,古代的能工巧匠鉆研出了哪些方法給水果保鮮呢?
科小二
2025-06-24
眼下荔枝應季的時節,抓住機會享受下美味吧!既能補水,又能補維生素 C,但荔枝的熱量和糖分可不低。
科普中國新媒體
2024-05-22
荔枝是這個季節非常受歡迎的水果,但每年都會出現那么一兩則新聞,說某地區的小孩子因為吃荔枝而不治身亡、開車吃荔枝會變成“酒駕”等等,香甜可口的荔枝真有如此可怕?以后孩子還能不能吃荔枝了?
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2023-11-20
隨著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那段“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歷史傳奇再次鮮活于觀眾眼前。千年之后,荔枝已從僅供帝王享用的奢侈品,變成了尋常百姓也能品嘗的夏季美味。
科普中國新媒體
2025-06-24
荔枝是夏季人們喜愛吃的水果之一,色澤鮮艷,果肉半透明凝脂狀,玲瓏剔透,口味香甜爽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甜甜的荔枝吃多了容易得“荔枝病”。
科普惠民
2023-07-19
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期間,中國熱帶作物學會農產品加工專業委員會組織科技工作者實地參觀、考察、調研特色產地和企業,舉行2023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走進荔枝產業,點亮精神火炬。
中國熱帶作物學會
2023-08-29
在荔枝界,有著“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的說法。 中國荔枝的品種很多,除了市面常見的糯米糍、桂味、掛綠等,還有白糖罌、妃子笑、荔枝王、三月紅等超百種品種。 其中“蘿崗桂味”、“筆村糯米糍”
科普湖南
2023-07-13
從古至今,荔枝的美味都無人能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幾句傳頌百年的名句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上海科技報
2023-07-14
這種說法有些夸大,荔枝中的糖分雖然可能被轉化為酒精,但量很低,別吃太多就不會觸發檢測警報,更不會引起血液中酒精濃度超標,只要復測就能解除酒駕嫌疑。
科學辟謠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