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中寫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道盡了古人對荔枝的癡迷。

《長安的荔枝》劇照

近日,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劇中的主人公李善德,用盡各種方式將荔枝的保鮮期延長到了11天,不過這只是藝術加工后的結果,在不采用現代制冷技術的情況下,要讓嶺南荔枝真正保持鮮脆地到達長安,幾乎不可能實現。

荔枝的得名與其特性緊密相關。古人在觀察中發現,荔枝果實一旦離開枝條,極易變質,故稱“離枝”。唐代白居易的《荔枝圖序》記載:“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之后逐漸演變為“荔枝”。

荔枝為何如此難以保存?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人們又采用怎樣的技術以讓荔枝保持新鮮,以及如何“健康”食用荔枝?夏季果蔬又該如何保存?一起來看!

好吃又營養的荔枝,為何不易保存?

原因是荔枝從斷枝那刻起,就開始了“自毀程序”,包括水分流失、酶促褐變、呼吸加速、乙烯釋放等。

AI生成

首先,脫枝即失水。荔枝的果皮看似是硬的,實則是最先崩潰的防線。從采摘那刻起,果皮就開始失水,進而導致細胞膜通透性增強、膜脂結構破壞,誘發氧化反應,最終使原本鮮紅的荔枝褪色、發褐,并變得皺巴巴。

其次,呼吸急促加速代謝。與人類一樣,植物的果實也會呼吸,以消耗糖類、釋放二氧化碳的方式維持生命活動。但不同的是,荔枝一旦脫離枝頭,其呼吸速率不減反增,代謝速度增加。

這意味著荔枝果肉中的糖類、可溶性固形物和維生素C,會在短時間內被迅速分解、氧化。短短兩三天內,風味物質顯著減少,抗氧化能力迅速下降。與此同時,呼吸過程中還會產生一定量的醇類、醛類等異味揮發物,使原本清甜的果香變得寡淡甚至酒味撲鼻。

呼吸作用釋放的活性氧如過氧化氫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持續積累,還會進一步破壞細胞膜穩定性,使得酚類氧化酶異常活躍,加速果皮褐變、果肉軟化。

再次,乙烯釋放。在果蔬生理學中,乙烯是一種廣泛存在的植物激素,調控著果實成熟、衰老乃至脫落等生理過程。

實測數據顯示,荔枝采摘后仍會持續釋放乙烯,且在貯藏過程中釋放速率逐步上升。乙烯的釋放,會促進果皮中花青素和其他酚類物質的降解,加快果皮的氧化變色。

此外,荔枝含糖量高,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易被病原菌侵染,導致果肉變酸,腐爛速度加快。

如今的荔枝如何保鮮?

現在,隨著冷藏保鮮理念和技術的進步,荔枝的保鮮時間遠超古時。2024年5月,廣東300噸凍眠10個月的荔枝解凍上市的消息曾火上熱搜。

超低溫“凍眠”:凍結代謝反應

近年來,廣東科研團隊率先提出“荔枝凍眠鎖鮮技術”,其關鍵在于通過-35℃以下的速凍處理,在荔枝細胞尚未完全衰老前,迅速抑制其生理活動。

圖片來源:華南植物園

凍眠過程包括“快速預冷—真空包裝—精準速凍—低溫儲藏”4個環節,每一環都需精確控制。研究表明,凍眠荔枝解凍后仍能保留80%以上的原始營養與風味,果皮色澤紅潤,果肉晶瑩脆嫩,顯著優于普通冷藏樣本。凍眠技術的成功,也意味著荔枝商品期可從3-5天延長至10個月以上。

氣調與包裝:調控呼吸環境

除速凍技術外,控制環境、真空包裝也能增加荔枝的保鮮時間。荔枝在低氧、高二氧化碳的條件下,其呼吸速率、乙烯合成與酶促活性均顯著降低。研究顯示,控制儲藏氣成分為6%O?,3%CO?和91%N?,可延長荔枝貯藏期至60天,相似的技術也常用于車厘子的運輸。

此外,真空包裝與阻濕薄膜的結合應用,也能有效減少水分流失與氧氣滲透,從外部環境切斷荔枝氧化反應的原料供應。

荔枝如何挑?怎么放?

看顏值:新鮮的荔枝果皮色澤鮮艷,龜裂片完整,表面沒有黑斑和霉點;如果果皮發黑、軟爛,那可就要小心了,很可能已經變質。

捏一捏:用手輕輕捏一下,果殼硬挺有彈性的荔枝比較新鮮;要是感覺軟軟的,里面的果肉可能已經自溶。

聞一聞:優質的荔枝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如果聞到酒精味或者酸臭味,說明荔枝已經發酵變質,千萬不要購買。

有哪些家庭保鮮小妙招?

冷藏法:用紙巾把荔枝包裹起來,放入密封袋或保鮮盒,再放進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3℃-5℃,這樣能存放5-7天。紙巾可以吸收多余的水分,防止荔枝受潮腐爛。

冷凍法:把荔枝剝殼去核,裝入密封容器,放入冷凍室。吃的時候不用解凍,口感就像冰激凌一樣,別有一番風味。

鹽水浸泡法:把帶殼的荔枝在2%的鹽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瀝干水分再冷藏。鹽水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延長荔枝的保鮮期。

什么樣的荔枝千萬不能吃?

果肉異常:如果發現果肉發黃、發黑或者變成透明狀,說明荔枝已經過度氧化或者腐爛,不能再食用。

氣味不對:一旦聞到酒精味、酸臭味,就表明荔枝已經發酵變質,繼續吃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

長霉斑:要是果皮或果肉表面出現白色、灰色的霉斑,那就更要果斷扔掉,因為這些霉菌可能產生有害毒素,比如黃曲霉毒素,對人體危害很大。

果皮冒泡:觀察荔枝果蒂部位,看到明顯的亮晶晶水漬斑或者小孔,用手捏一下荔枝果實,若出現冒泡現象,則說明荔枝果實里面住著一只蒂蛀蟲,剝開后會看到它的排泄物……

如何科學使用冰箱冷藏果蔬?

唐朝時,楊貴妃喜歡吃荔枝,那個時候只能派人快馬加鞭從南方給送過來。不過,隨著我們能買到的果蔬越來越豐富,如何保存它們成了許多人關心的問題。

果蔬冷藏,最好都不超要過一星期。如果條件允許,新鮮果蔬當然是最好的,味道好,營養也高,冰箱里的果蔬盡量不要放超過一個星期,一般來說,一個星期以內,絕大多數果蔬都不會出現冷害。

吃的時候注意順序,先放進冰箱的先吃。每次買的果蔬不妨記一下時間,先放進去的優先吃完,這樣保證冰箱里的食物能順利更新,也不會讓一些果蔬放得時間太久了。

果蔬分類放置建議將產乙烯的果蔬和對乙烯敏感的果蔬分開放。此外,黃瓜、橙子、番茄等常見容易冷害的果蔬也都建議放冰箱。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

先吃易受冷害的果蔬,如黃瓜(2℃時,9天左右)、成熟的香蕉(7.2℃時,6-12天)。

買回家的果蔬,如香蕉、芒果、牛油果、木瓜、獼猴桃、李子、杏、桃、西紅柿等,如果沒有熟,最好放在室外1-2天,成熟后盡快吃,如果吃不完,依然要盡快放冰箱冷藏保存。

來源:科普中國、科學大院、工人日報、新華網

來源: 科普中國、科學大院、工人日報、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