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聯合報道了一種通過BIMP(bifunctional iminophosphorane)催化的張力釋放去共軛反應,高對映選擇性的實現了亞烷基環丙烷ACPs(alkylidenecycloprop
化學加
2025-08-13
課題組通過數據驅動的三層篩選策略,實現了單環雜芳烴(噻吩、噁唑、噻唑)與烯烴/雙環[1.1.0]丁烷的能量轉移催化分子間去芳構化環加成反應。
化學加
2025-08-05
團隊報道了一種采用模塊化的烷基頻哪醇硼酸酯為底物,首次實現了對映匯聚性Chan?LamC(sp3)?N偶聯反應。
化學加
2025-07-29
i團隊基于自由基交換策略開發了一種C?H/C?X鍵的復分解反應(Metathesis,即“交換舞伴”),其中氫原子與鹵原子在分子間通過可逆的氫原子轉移(HAT)和鹵原子轉移(XAT)進行交換,從而實現
化學加
2025-07-08
合報道了一種鎳催化的芳烴1,2-雙硼化方法,該方法可直接以簡單易得的芳基三氟甲磺酸酯或芳基氯化物為底物,以區域選擇性和位點選擇性的方式引入兩個不同的硼基。
化學加
2025-07-01
課題組報道了一種鎳催化脂肪族磺酸酯與芳基硼酸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聯反應,可以良好的收率直接獲得多種芳基化產物。
化學加
2025-06-18
課題組聯合發展了一種雙齒氮配體(如鄰菲羅啉和聯吡啶)輔助的金氧化還原催化體系,以H2O2為氧化劑,實現了金催化的C(sp)–C(sp)偶聯反應以及金催化的環化炔基化反應。
化學加
2025-06-13
在泉州制造業的熱土上,一位從晉江紫帽鎮走出的科研工作者,用十年光陰書寫了一段“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創新傳奇。他就是首屆安踏科技獎得主、泉州師范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院長、科研處處長卓東賢教授。
福建省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2025-06-10
課題組報道了一種鐵催化烯烴的自由基馬氏氫-酰胺化方法。其發展了一種可大規模制備的自由基酰胺試劑,從而促進了具有重要合成價值的氰胺官能團的高效轉移。
化學加
2025-06-06
團隊報道了一種鎳催化亞乙烯基(vinylidene)和1,3-二烯的不對稱分子內[4+1]-環加成反應,合成了一系列[4.3.0]-氮雜雙環產物。
化學加
2025-06-06
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基于常溫下硝酸鐵還原原位生成重氮鹽的方法,實現了苯胺的直接脫氨基氯磺酰化(chlorosulfonylation)和氟化反應,涉及以芳基重氮鹽作為短暫(fleeting)的中間體。
化學加
2025-05-27
課題組聯合開發了一種無金屬參與、高對映選擇性的互補策略,通過不對稱抗衡陰離子導向的光氧化還原有機催化實現了重氮烷烴與烯烴的環丙烷化反應。
化學加
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