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它可以說是豆類家族中的“明星”成員,不僅富含優質的蛋白質,同時還包含了許多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比如鈣、鐵、鋅等。對于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光明三農
2023-12-01
2023年11月22日,國際植物學權威期刊《當代生物學》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組聯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田志喜研究組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
上海科技報
2023-12-08
大豆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實現大豆產能提升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十分重要。大豆育種專家田志喜深耕大豆分子育種,培育出多個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種,助力大豆“綠色革命”。
大國糧策
2025-06-07
大豆、綠豆和蠶豆是我們常見的農作物之一,它們各具不同的生態習性和生理特性。這些特性的差異也會影響它們的生長發育周期、適應的氣候類型以及適合種植的土地種類。
光明三農
2024-03-13
如果能讓大豆在鹽堿地上扎根生長,不僅能增加大豆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提高國產大豆的自給率,還能改善鹽堿地的生態環境,讓“不毛之地”變成"希望之地",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
大國糧策
2025-06-28
大豆,作為一種重要的優質蛋白來源,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它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常見的豆腐、豆漿、豆腐腦、豆皮等大豆制品深受大家喜愛。
星云科普
2024-05-27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大豆育種技術創新與新品種選育創新團隊研究發現一個雙功能鋅指蛋白類轉錄因子GmZFP7。
光明三農
2023-01-12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健康栽培為基礎,合理利用生態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等技術措施,分區施策,切實保障防控技術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
2024-03-26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以間(套)作期大豆玉米密植模式下主要病蟲害協同防治為重點,綜合應用健康栽培、理化誘控、生物防治和科學用藥等技術措施,抓住病蟲發生窗口期實施綜合防治,合理利用高效植保器械。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
2024-03-26
預計2024年全國大豆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30億畝次,重于上年。其中,大豆根腐病、大豆食心蟲在東北春大豆區,甜菜夜蛾在黃淮海大豆玉米復合種植區,煙粉虱在黃淮南部有偏重發生風險。
中國植物病理學會
2024-03-18
豆農反映:局部大豆田常發生食心蟲危害,可見幼蟲蛀食豆莢、籽粒,輕的地塊蟲食粒率在8%左右,重的地塊蟲食粒率高達35%以上,造成大豆減產和品質降低。那么,如何防治大豆食心蟲呢?
富錦市城東街道辦事處
2025-03-12
奶類、大豆、油脂等,這些看似普通的食物,實則蘊含著巨大的能量與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的營養價值。讓我們一同走進營養的世界,揭開奶類、大豆、減少油脂攝入與營養關系背后的神秘面紗。
康迅網
2024-05-20
大豆“癥青”病害(SGS)是指感病大豆在正常成熟時,植株仍然葉綠枝青,同時出現莢而不實或籽粒癟爛的現象。“癥青”嚴重影響大豆的品質和產量,造成大豆減產20%—80%,特別嚴重的地塊甚至顆粒無收。
上海科技報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