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大學團隊利用AI模型Allegro-FM,實現超40億原子的原子級模擬,設計出可捕獲CO?、耐用千年的新型混凝土,為建筑行業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新方案。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5-08-13
丙烯生產要600°C?這項中科院的新研究給出了新解法:用銅單原子催化劑,在水蒸氣和陽光共同作用下,實現近室溫下的高效丙烷脫氫,反應選擇性超99%,還能適配乙烷、丁烷等原料,為綠色煉化工藝帶來全新可能。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5-08-13
這項研究首次證實,Fe-Mn雙金屬催化劑的“鄰近效應”(即原子距離小于1納米時協同作用最強)是提升CO?加氫性能的關鍵。
Engineering前沿
2025-07-24
研究為CO?轉化催化劑提供了“裝修新思路”:與其盲目添加金屬元素,不如優化原子間的“鄰里距離”。
Engineering前沿
2025-07-24
研究同時揭示局限:當水體pH值低于5或高于9時,降解效率分別驟降至49.8%和34.5%。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23
盡管性能卓越,研究也揭示局限:當水體pH值低于5或高于9時,降解效率分別下降至49.8%和34.5%。這如同“智能凈水器在強酸強堿環境中突然失靈”,需通過預處理調節水質。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23
據測算,若覆蓋長三角地區10%的鋼鐵廠碳排放,每年可轉化1200萬噸二氧化碳,生產180萬噸乙烯,相當于減少600萬噸原油消耗。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12
研究預測,2026年該技術有望在無人機和物流車領域率先應用,2030年搭載于乘用車。
Engineering前沿
2025-05-08
神話故事中,哪吒以蓮藕重塑肉身,關鍵在材料選擇。與之類似,科學家通過相關技術手段,把三維金屬變成二維金屬,使材料獲得“新生命”。
科普時報
2025-04-18
當我們凝視這些厚度僅0.5納米的金屬薄片,看到的不僅是實驗室的創新成果,更是一個文明突破物理限制的勇氣見證。二維金屬就像打開潘多拉魔盒的鑰匙,既蘊含著量子計算、清潔能源等希望,也帶來技術倫理的新挑戰
桂粵科普
2025-03-13
催化在當今化工產業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從石油煉制到精細化學品合成,從環境保護到新能源開發,催化無處不在。那么,催化到底是什么?
科學報國正當時
2024-11-13
“他清楚自己擁有那個時代最睿智的頭腦,這是他自負的資本,但是他的自卑也是明顯的,一旦有很多人站在他的對立面,他就會惴惴不安,反復思考自己是否有這樣或那樣的錯誤……”
返樸
2024-06-30
今天的人們似乎越來越對原子、分子習以為常,卻忽視了這些概念并非理所當然。原子、分子從思辨走向科學,經歷了跨越百年的追索。我們腳下的坦途,也曾布滿歧路。
返樸
2024-06-25
刀能切開物體,是刀刃進入了物體原子的縫隙還是將原子切碎了?核物理學家猜想,原子核之間一定還有第三種相互作用的力存在,即存在著一種核力,是可以把質子緊緊地束縛在核內,形成穩定的原子核。
桂粵科普
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