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普部聯合光明網推出“錨定2035·院士談科學報國”系列文章,邀請各領域院士就我國當下熱點科技問題給予權威解答,服務引導更多科技工作者提升科研科普能力,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科普力量。#千萬IP創科普

催化在當今化工產業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從石油煉制到精細化學品合成,從環境保護到新能源開發,催化無處不在。那么,催化到底是什么?簡而言之,催化是指化學反應在外來物質作用下反應速度加快的一種現象。外來物質被稱作催化劑,反應速度加快的過程被稱為催化過程。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我經歷了從納米材料合成到單原子催化的轉變。在工業催化領域,盡管納米顆粒催化劑已實現了廣泛應用,但貴金屬的稀缺性和高昂價格,嚴重增加了生產成本,阻礙了其大規模應用。因此,降低催化劑成本的同時提升金屬納米顆粒的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成為我們的目標。因此,我開始關注并投身于單原子催化的研究。

單原子催化是“單原子位點催化”的簡稱,指發生催化的活性位點落在一個原子上面,極大提高了金屬原子的利用效率。相較于傳統催化劑,單原子催化劑理論上可達到100%的原子利用率,這一特性預示著其在推動現代化工產業升級換代方面的巨大潛力。

這個概念聽起來簡單,但實現起來卻異常艱難。在過去幾十年里,盡管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開發高效的異相金屬催化劑,但金屬原子的利用率始終無法突破瓶頸。直到我們提出了單原子催化的概念,并成功實現了單原子催化劑的合成與應用,這一領域才迎來了革命性的突破。

單原子催化具有許多傳統催化劑無法比擬的優勢。首先,它的原子利用率極高,理論上可以達到100%,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貴金屬資源。其次,單原子催化劑具有獨特的電子結構和幾何構型,這使得它在催化反應中表現出更高的活性和選擇性。

然而,單原子催化也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如何確保單原子催化劑的穩定性?如何在大規模合成中保持其催化性能?如何揭示單原子催化的反應機制?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解決。

單原子催化作為一項前沿的科學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環境保護方面,單原子催化劑可以有效地催化降解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如甲醛、氮氧化物等,從而改善空氣質量。在能源轉化方面,單原子催化劑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的還原反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用的燃料或其他化學品,這對于實現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在化學合成、藥物研發等領域,單原子催化劑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單原子催化劑的發現使人類的認知進入到了原子級水平層次,單原子催化的發現和合成制備,讓我們有信心去挑戰人類在物質科學的基礎,并驗證原子級精準制造能不能實現。如果單原子催化進入工業化示范成功,將有可能使人類進入單原子單分子的新時代,為人類在近代科學技術中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

目前,單原子催化技術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但我們已經看到了它工業化應用的曙光。通過與多家企業的合作,我們正在努力推進單原子催化技術的產業化進程。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單原子催化技術將成為推動現代化工產業升級換代的重要力量。

(本文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安徽師范大學校長、2024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獲獎者之一李亞棟在“科學點燃青春”的青少年對話中的分享,光明網記者宋雅娟整理)

來源: 科學報國正當時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