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是由椰毒假單胞菌屬酵米面亞種產生的一種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食入該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動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
科普中國資源服務號
2023-07-18
夏季天氣炎熱,不僅要預防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也要注意食物變質帶來的危害。食品安全無小事,別因為“吃一次沒事”的想法后悔終身。
科普中國新媒體
2024-05-13
米酵菌酸毒素是由椰毒假單胞菌產生的一種毒素,谷類發酵制品、薯類制品、變質銀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溫潮濕下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污染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增加食源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2024-08-22
谷類發酵制品、存放不當高水分谷薯類制品、泡發不當的銀耳、木耳等,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污染,并產生米酵菌酸毒素。米酵菌酸毒性強烈。潛伏期一般為1至24小時。多以胃腸道刺激癥狀起病。
醫路相伴
2024-08-14
夏季高溫高濕,食物更容易變質,細菌也更容易滋生,食物一次最好少做點,現做現吃,盡量不隔夜食用,并注意食物的儲存時間,避免食物中毒。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2024-07-18
炎炎烈日,涼皮、涼粉、木耳和米粉等美食深受大家喜愛。然而,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相繼發生食用鮮濕粉(如河粉)、涼皮及泡發木耳等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真正的元兇是誰?米酵菌酸!
福建省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