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足而行,無鰭而游,不翼而飛”,這句古老的謎語并不難,它準確而精煉地概括了蛇類的身體結構和運動方式。每年的7月16日是世界蛇日,相信你對蛇有很多“小問號”,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蛇類演化和生活的奧秘吧!
科普中國
2024-07-16
生命演化史上有一些重要的節點事件,比如頜的出現、魚類登上陸地、爬行動物飛上藍天等。過去,科學家理所當然地認為,當這類具有“演化革新”意味的特征或者形態功能在某一類群中剛剛出現時...
上海科技報
2023-11-15
寒武紀時期,地球上首次出現了大量具有硬體外殼和復雜結構的多細胞生物。它們迅速演化并占據了主導地位。生物的數量和多樣性為什么會在這一時間突然爆發?(出品: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4-10-26
合作行為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它對動物的生存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一些科學家認為合作是與突變和自然選擇同等重要的推動進化的支柱。
上海科技報
2023-11-21
主龍類作為地質歷史時期具有濃厚傳奇色彩的生物類群,同時又是古生物中的超級明星恐龍的上級分類單位,本文通過梳理主龍類中似鱷類、鳥頸類、鳥類的演化歷程意在向讀者言簡意賅的介紹主龍類恢宏的演化歷史
潤生和恐龍君
2024-12-10
人類祖先并不是一路開掛,而是在演化歷史中面臨各種大大小小的人口群體瓶頸,好在都有驚無險地挺過來了。出品: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作培育)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3-10-16
口腔是人體最古老的微生物戰場之一,超過700種細菌在此上演著數億年的演化博弈。刷牙作為人類對抗致病菌的文明工具,既保護了牙齒健康,也在無形中重塑了口腔微生態。
傳染病DR.Chen
2025-04-20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外貌是幾乎左右對稱的。有些人的兩邊眼睛會不一樣大,胳膊不一樣長,但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差異非常微小,可以忽略。
科普中國新媒體
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