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綠豆和蠶豆是我們常見的農作物之一,它們各具不同的生態習性和生理特性。這些特性的差異也會影響它們的生長發育周期、適應的氣候類型以及適合種植的土地種類。
2024-03-13 08:13:56
收藏2013年12月,聯合國大會正式將每年的12月5日定為世界土壤日,在這個被賦予特殊意義的日子里,我們迎來第十個世界土壤日,節日的設立旨在宣傳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并倡導對土壤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2023-12-14 10:02:49
收藏食用豆是我國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因其營養豐富、適應性強等特點深受各地農民喜愛。 然而,由于氣候、土壤和耕作制度的不同,不同地區的蠶豆、豌豆、綠豆的栽培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起來看看。
2023-12-13 06:48:15
收藏《科普中國智惠農民》本期邀請北京金旺果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王崇平,請她講述幫助農民實現科學種植,助力他們增產增收的故事。
2023-12-11 15:12:10
收藏水稻是全球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種植面積占全國糧食種植面積的30%左右,產量約占全國糧食產量的50%。在我國,超過65%的人口以水稻為主食。
2023-12-09 07:32:25
收藏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同時也是仲冬的第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時入仲冬,寒氣凝固,雪量見漲,雪時也見長,大地時常呈現一片白色,潔白而清凈。
2023-12-07 11:19:21
收藏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這樣描述大雪節氣的:“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節氣前后,人們要注意防寒保暖。
2023-12-07 06:50:47
收藏經年歲暮,至此雪盛,冬韻盡染,萬樹瓊花。大雪標志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那么此時的氣候特點和農事活動又分別是怎樣的呢?
2023-12-06 16:57:08
收藏水稻之所以能夠在水中生長,是因為其根莖和葉片之間存在許多空隙,也就是氣腔。這些氣腔將水稻的各個部分(葉片、莖稈和根部)連接起來,使整個植株就像一根插在水里的吸管。
2023-12-06 14:01:24
收藏根據播種時間的不同,可以將水稻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早稻通常在3月底到4月初或清明前進行播種,并在4月底到5月初進行移栽。中稻的播種時間一般在4月初到5月底,移栽時間則為6月底到7月初。
2023-12-06 07:26:52
收藏養雞是一個工業化、集約化的大型產業。中國的肉雞產業產值已經達到了2000億,“小肉雞”成就了“大產業”。
2023-12-05 14:15:0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