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追星現象屢見不鮮,但其中的盲目追星行為卻值得我們深入探討。這種行為背后隱藏著諸多不成熟的心理機制,它們從個體心理發展、社會認同和情感需求等多個維度交織而成。理解這些機制,不僅能幫助我們更理
2025-06-10 16:13:34
收藏對于上述案例,心理咨詢/干預的關鍵點往往不在于“如何停下”,而是幫助求助者理解:“你在逃避什么?”“那個‘痛苦’是否真的比如今的自我消耗更可怕?”
2025-05-09 16:59:32
收藏Deep seek語出驚人:偽心理學會比真心理學更有市場? 偽心理學相較于科學心理學在當代社會更具市場吸引力,這一現象背后涉及復雜的認知偏差、傳播機制和社會心理需求。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其深層原因。
2025-04-06 20:24:50
收藏現代書店里,心理學書籍占據著黃金展位,社交媒體上MBTI測試刷爆朋友圈,都市白領們嫻熟地討論著"原生家庭"和"情緒價值"。這場全民心理覺醒的背后,心理咨詢室的門診量卻不足美國的1/10。這種反差揭示了
2025-04-03 16:31:05
收藏受騙者心態——很多時候人們不是去憎恨那些欺騙自己的人,反而會去憎恨那些阻止自己被騙的人。 心理學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涉及多個理論,以下是主要角度的分析:
2025-03-25 18:03:41
收藏在人類文明的星空中,總有一些職業如同恒星般永恒閃耀。醫生守護生命,教師傳承文明,而心理咨詢師,則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用專業與溫度,為無數困頓的心靈鑿開裂縫,讓光照進深淵。然而,當情感挽回機構的詐騙
2025-03-20 09:12:05
收藏2024年11月,澎湃新聞發表文章《走進心理咨詢室后:一個女生的最后六年》,聚焦葛菲(化名)因心理咨詢行業失范引發的悲劇。葛菲自2015年起接受心理咨詢師粟超及其“陪練”咨詢師于天一長達6年的服務,期
2025-03-19 15:43:42
收藏站在文明演化的長河邊回望,四大心理學勢力恰似四重浪濤,推動人類自我認知不斷突破疆界。從弗洛伊德診療室的皮沙發到元宇宙的虛擬社區,從榮格繪制的曼陀羅到神經網絡的可視化圖譜,心理學的進化史本質上是人類意識
2025-03-15 15:42:10
收藏借助著名心理學家李不言教授的心理自和諧理論,我們可以發現,《哪吒之魔童鬧海》講述的不僅是哪吒與命運、偏見、權威的較量,更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靈珠與魔丸抗爭、最終實現自我接納、自我和諧的成長旅程。
2025-02-21 19:49:1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