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獲得他人相助,人們通常會送上禮物表示感謝
同伴 投桃報李 研究人員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1 2017-06-26 13:57:42
同伴 利他行為 動物行為
來源:科技點亮智慧生活科技讓生活更美好1 2017-07-06 08:38:16
同伴 博弈理論 實驗裝置
來源:科技點亮智慧生活科技讓生活更美好1 2017-06-27 09:17:20
在阿希情境下,若干被試者只有一人才是真正的被試,其余的都是實驗助手,即假被試,而真被試的人并不知道其他人都是假被試。例如,要求被試者比較線條的長短,即哪根更長,哪根更短,或者判斷節拍器每分鐘的頻率等。作為實驗助手的假被試者故意做出一致錯誤的判斷,于是真被試者就需要在他希望報告的結果和其他群體成員報告結果之間做出抉擇。
同伴 于是真 哪根
來源:科普中國 2017-12-27 11:09:00
1)小班幼兒同伴關系的特點小班幼兒的同伴關系處于混沌期,其同伴交往具有隨機性和情境性特點。2)中班幼兒同伴關系的特點中班幼兒的同伴關系處于分化期,其同伴交往具有探索性和沖突性特點。中班幼兒能主動與同伴建立關系,并且能不斷嘗試與不同的同伴建立關系,對同伴已經有了明顯的喜惡,因此在中班處于不同類型同伴地位的幼兒之間的社會偏好差距突然增大,受忽視型的幼兒人數減少,受歡迎型和受拒絕型幼兒的人數增多。從不喜歡同伴的理由來看,中班幼兒的沖突性質發生了變化,往往與自尊相關,如幼兒不喜歡同伴批評自己,不喜歡被有意和當眾欺負,而不再像小班幼兒那樣,拒絕同伴是因為對方不滿足自己對物的需要,沖突的特點從“以物為中心”轉化為“以人為中心”。
同伴 中班 交往
來源:科普中國 2017-12-27 11:08:00
青少年是個體從童年向成年發展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身體上青少年迎來第二個生長高峰,身體長高、體重增加且第二性征出現,心理上幼稚性和成熟性并存,逐步實現社會化。勒溫認為,青少年是由兒童“心理場”向成人“心理場”的過渡,是兒童和成人之間的“邊緣人”。林崇德認為,青少年實現從幼稚期向成熟期的過渡。
同伴 不穩定性 兩極
自我評價能力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標志,兒童進入小學以后,自我評價能力進一步發展起來:2①自我評價包括多個斱面,外表、成績、運動等。②社會支持因素對兒童自我評價影響很大,來自父母同學最重要。③對自我價值的評價不兒童社會性情緒體驗關系密切④自我評價不兒童的學業、同伴交往、自信心等有密切聯系自我意識的發展。2、自我評價能力.
同伴 交往 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