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希情境下,若干被試者只有一人才是真正的被試,其余的都是實驗助手,即假被試,而真被試的人并不知道其他人都是假被試。實驗時,要求被試者對各種刺激做出判斷。例如,要求被試者比較線條的長短,即哪根更長,哪根更短,或者判斷節拍器每分鐘的頻率等。作為實驗助手的假被試者故意做出一致錯誤的判斷,于是真被試者就需要在他希望報告的結果和其他群體成員報告結果之間做出抉擇。對這個真被試者來說,一般是傾向與遵循同伴的報告,而不管他自己感覺辨別的事實。隨著群體規模的增大,從眾的壓力也隨之增強。從眾并不發生在所有被試者身上。有些人對他們判斷正確的東西保持其獨立性,而不考慮群體中大多數人的一致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