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國蝶”的金斑喙鳳蝶,位列世界八大名貴蝴蝶之首,是我國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蝶類,野外生存數量稀少,極為罕見,堪稱“昆蟲界的大熊貓”。
科普時報
2024-10-26
他從小就喜歡觀察昆蟲,尤其迷戀蝴蝶,全家上下為他制作捕捉昆蟲的網兜。長大之后,他輾轉四國求學,并發現了調控蝴蝶翅膀顏色的奧秘,相關論文發表在12月6日的Science上。
返樸
2024-12-25
動物們的這些超級感官是長期進化的結果,是它們適應自然環境的重要手段。蝙蝠的超聲波定位讓它們在黑暗中自如飛行;鯊魚的電感應能力使它們在海洋中成為強大的掠食者;蝴蝶的色彩視覺則幫助它們找到食物、完成繁殖。
桂林科普小達人
2024-09-07
高廟自然植被極為復雜,有亞高山草甸、高山針葉林帶,溫暖帶混交林和常闊葉林等,鳳蝶種類隨著海拔度增高而逐漸減少,而眼蝶科、灰蝶科則隨著海拔度升高而逐漸增多。這顯示出了高廟大山蝴蝶的復雜多樣性。
洪雅科斗
2022-09-28
作者探究采集時出現的問題并分享個人探究出的解決方案與經驗。本文希望對于昆蟲學、昆蟲分類學、生物分類學、動物學、生態學等學科的學者、學生們做出貢獻。
YOYO甲蟲
2024-10-14
當你看到一只美麗的蝴蝶飛過時,你是否想過它們的翅膀上有什么奧秘?這些翅膀上覆蓋著數以百萬計的微小鱗片,它們不僅賦予了蝴蝶絢麗的色彩和光澤,還有許多其他的功能。
果賴博士
2023-07-05
蝴蝶是昆蟲世界中最廣泛、最常見的一類昆蟲,它們的種群數量正在全球范圍內急劇減少,在許多地區變成了亟需保護的物種、甚至瀕臨滅絕。
中國綠發會
2023-06-11
蝴蝶這些翩翩起舞的精靈,有著絢麗的翅膀、復雜的行為,吸引著無數科學家。在動物行為進化研究中,科學家們面臨著遺傳變異如何轉化為神經回路改變、進而影響行為的難題,尤其在求偶行為的神經機制方面存在知識空白。
中國綠發會
2025-03-17
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機構(GBIF)旨在讓全球自由開放地獲取生物多樣性數據。作為中國第二家GBIF的官方數據發布機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GBIF工作組近日從GBI
中國綠發會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