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機構(GBIF)旨在讓全球自由開放地獲取生物多樣性數據。作為中國第二家GBIF的官方數據發布機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GBIF工作組近日從GBIF秘書處獲悉關于北美蝴蝶數據庫清單的相關資訊。現將此資訊編譯如下,供感興趣的讀者了解、參考。

圖源:GBIF

針對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蝴蝶數據庫存完整性的評估研究顯示,數據差距正在縮小,但數據偏差在增加。

可公開訪問和獲取的生物多樣性數據如果存在偏差,這會限制解決重要生態和進化問題的所做的努力。了解偏差出現的時間和地點,不僅對選擇數據分析范圍和規模至關重要,而且對確定填補數據偏差的優先次序也至關重要。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北美蝴蝶數據清單的完整性,也就是說,研究人員評估了目前有多少物種已經被記錄下來,并與研究人員所預期的物種數量進行了對比。研究人員將從野外指南中獲得的范圍圖作為物種預期豐度的基線,使用GBIF、iDigBio和eButterfly的物種出現記錄的豐度的作比較。

總體而言,90%以上的物種都出現在距離地圖所劃定的范圍內。數據完整性在空間上表現出不同,在加拿大北部、美國中西部和墨西哥北部有明顯的差距。研究人員將基于標本的物種發現記錄與基于社區觀察的物種發現記錄進行了比較,發現后者的數據平均完整性略高。在面臨氣候快速變化最嚴重威脅的地區,不完全采樣率最高。

該研究提出了社區伙伴關系的倡議,以增加隨機抽樣和結構化調查。由于人類足跡是數據清單完整性的主要驅動因素,研究者認為,如果要有效填補數據空白,這些努力必須遠離人口密集的地區。

原文參看:https://www.gbif.org/data-use/44zithuf3kHVV6gwognoJ7/gaps-in-north-american-butterfly-inventory-knowledge

編譯/Sara

審核/Lucy

編輯/Pierre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