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9900萬年前的琥珀中發現真菌寄生昆蟲的化石,揭示“喪尸真菌”控制宿主行為的歷史或可追溯至恐龍時代。本文結合最新化石、生物學與系統發育研究,講述真菌與昆蟲間一段跨越億年的演化共演故事。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5-08-12
20歲小伙因聞襪子患上真菌性鼻竇炎,鼻腔“發霉”。原來潮濕襪子是真菌溫床,孢子隨呼吸入鼻繁殖致病。生活中潮濕霉味、粉塵陳味、化學刺激味等更危險。醫生建議遠離可疑氣味、保持環境干爽、定期洗鼻,出現癥狀及
武漢民生耳鼻喉
2025-07-26
腳氣(足癬)是由皮膚癬菌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全球發病率為10%~40%[1]。腳氣雖不致命但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常表現為足部皮膚鱗屑、水皰、趾間發白、浸漬等,伴瘙癢。
中華醫學會
2025-07-09
沈陽師范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我國遼西地區侏羅紀木化石中發現了迄今最為古老的藍變真菌菌絲化石,將該真菌類群最早的化石記錄向前推進了約8000萬年。
《中國科學》雜志社
2025-06-04
每年春天,醫院精神科門診量都會出現明顯攀升。傳統觀點認為這與光照變化、激素波動有關,但最新研究發現,春季爆發的真菌孢子可能通過"腸-腦軸"對人體產生隱秘影響,成為誘發情緒障礙的"隱形推手"。
傳染病DR.Chen
2025-04-16
春天本應是草木萌發的浪漫季節,但對過敏者而言卻是一場“生化危機”。人類對花粉的劇烈反應,竟源于一場跨越千萬年的生存博弈——我們的免疫系統將花粉誤認為危險的真菌孢子。
傳染病DR.Chen
2025-04-14
提到慢性鼻竇炎,您會想到什么?是揮之不去的頭痛、永遠擤不凈的膿涕,還是反復發作的鼻塞和逐漸消失的嗅覺?本文將帶您深入認識這個困擾千萬人的疾病,講解科學應對之策。
中華醫學會
2025-03-26
雖然其根源來自油脂分泌旺盛,但臨床上很少因為該疾病而使用維A酸酯類藥物來控制油脂分泌,大多數情況僅需保持規律作息,控糖控乳蛋白即可控制。必要時還可以使用含有硫化硒或者酮康唑的洗劑來進行抗真菌治療。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