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宣稱探測到一起能量高到超乎想象的宇宙線事件,目前沒有任何已知的來源能夠產生如此高能量的粒子。出品: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作培育)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3-12-05
在宇宙大爆炸之后,重力的作用使得物質開始聚集并形成星系、星團等宇宙結構。然而,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由于重力塌縮的過程中受到了外部的干擾和約束,物質的聚集強度會出現波動,從而形成了宇宙香腸。
科普文迅
2023-12-30
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存在著許多令人著迷且尚未被完全解開的謎團,而暗能量無疑是其中最引人深思的一個。一直以來,科學家們認為暗能量是宇宙中的一種恒定不變的力量,如同時間的前進一般可靠。然而,今年春天的新研
科普文迅
2024-08-22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上。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通過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首次發現了這顆系外行星的獨特之處。
科普文迅
2024-09-05
日前,位于我國新疆哈密的科學項目“天籟”實驗,通過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認證,入選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探路者”。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
2024-10-25
中國科學家用世界領先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在海拔4410米的稻城,捕捉來自深空的超高能粒子,努力破解宇宙線起源這個百年科學難題。
科學報國正當時
2025-03-27
2025 年 7 月 6 日,中國科協年會發布的 2025 十大前沿科學問題中,有三個恰好花落在北大物理學院下屬的三個系:天文系、大氣系和物理系。
錢維宏
2025-07-31
在人類對宇宙的漫長探索旅程中,有一對閃耀的“雙子星”——NASA 的旅行者號探測器,它們宛如無畏的先鋒,跨越數十億英里,為我們揭開了太陽系邊緣及星際空間那神秘面紗的
科普文迅
2024-12-18
來自遙遠宇宙的眾多事件可疊加成隨機引力波背景。這類信號揭示了星系演化規律、宇宙早期狀態,可能的新物理等。探測這類重要的引力波信號,有助于人們認識極早期宇宙和高能物理的自然規律。
《中國科學》雜志社
2025-05-30
“太空格物”“時空漣漪”“宜居行星”“地外生命”……我國發布首個空間科學發展規劃,涵蓋了宇宙起源與演化、空間引力波探測、地外生命探尋等17個優先發展方向。
北京科技報
2024-10-16
當天文學家試圖把宇宙中能觀測到的一切都加起來時,結果卻發現——約有一半的重子物質“不見了”。(出品: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