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出現生氣、焦慮和緊張的情緒時,心率和血壓會上升,呼吸也會不由自主地加快,所以當呼吸過快、換氣過度的時候,二氧化碳的生成速度低于排出速度,二氧化碳排出較多,就會導致體內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
福建省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2025-07-14
作品用漫畫描繪了化石燃燒而產生二氧化碳令冰川融化,導致全球變暖、企鵝的家園被破壞、土地荒漠化等,旨在喚醒人們低碳出行的意識,呼吁人類保護環境,低碳生活。
福建省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2024-12-13
火星早期擁有濃密的大氣層,其中二氧化碳的壓力曾高達0.25至4巴,這甚至超過現今地球。然而,如今火星卻只保有約0.054巴的二氧化碳儲存量。火星的大氣究竟去哪了?(出品: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4-11-08
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超過2%時,受害者會出現出汗、呼吸急促、心悸、呼吸困難、昏厥等癥狀。如果濃度超過5%,就會產生麻醉作用。一旦濃度超過約8%~10%,受害者就會在幾分鐘內失去知覺并窒息死亡。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2024-09-03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如何有效利用二氧化碳成為了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最近,科學家在《自然合成》雜志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展示了一種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塑料的創新方法。
李傳福
2024-09-03
人們出現生氣、焦慮和緊張的情緒時,心率和血壓會上升,呼吸也會不由自主地加快,所以當呼吸過快、換氣過度的時候,體內缺少足夠的二氧化碳,酸堿平衡被打破,就會出現呼吸性堿中毒。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2024-08-30
植物靠陽光、空氣和水就能活,沒聽說過人“喝西北風”就能管飽。不過在未來,人“吃空氣”還真不是天方夜譚。二氧化碳究竟如何合成蛋白質?”空氣蛋白“靠譜嗎?(出品: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4-08-09
聽過植物把二氧化碳變成淀粉和水,沒聽說過二氧化碳能變成蛋白質。這是啥技術?靠譜嗎?(出品: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