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上海一男子開車時突然喘不過氣

竟是因為后備箱的一箱冷飲

還好民警及時趕到

將該男子抬上救護車

送往醫院急救

經了解,張先生的車輛后備箱中裝了一箱冷飲,用固態二氧化碳(俗稱“干冰”)進行冷藏****,因干冰揮發,他在密閉車廂里吸入了過量二氧化碳,導致身體不適。醫生表示,所幸救援及時,否則很可能發生缺氧窒息等緊急情況。目前,張先生已出院。

干冰不是“冰”

一旦處置不當

可能會引發

爆炸、窒息、凍傷等嚴重后果

如何正確使用干冰?

一起了解

**干冰不是冰****干冰名稱中雖有“冰”,但它卻不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干冰又名“固態二氧化碳”,通常為無毒無味的白色固體,溫度約為-78.5℃,形狀不一。干冰在常溫常壓下直接升華成二氧化碳氣體,膨脹系數約800-1000倍,加入熱水后會產生大量煙氣

干冰是一種價格低廉的降溫介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比如,實驗室中很多化學反應都需要在極低溫的條件下進行,這時科學家們往往會將干冰放入某種溶劑中,通過干冰在實驗室內創造低溫環境;在日常生活中,長途冷鏈運輸也需要干冰的幫助。

為什么會引發窒息?**二氧化碳本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也是人體呼吸系統的正常副產物。重要的是,它的分子量比空氣重,因而總是會沉在底部。因此,在通風較差的地方,隨著干冰在室溫下轉變成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會降低空氣中氧氣的濃度,導致人們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更少的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也會引發呼吸頻率增加,導致人們進一步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

當空氣中
二氧化碳濃度超過2%時,受害者會出現出汗、呼吸急促、心悸、呼吸困難、昏厥等癥狀
。如果
濃度超過了5%,就會產生麻醉作用**。最為可怕的是,一旦二氧化碳濃度超過約8%~10%,受害者就會在幾分鐘內失去知覺并窒息死亡。

盡快讓二氧化碳或干冰的受害者遠離事發現場,來到通風良好的地方,他們基本上可以很快恢復過來。

干冰比想象中危險!固體干冰極易揮發,變成比固體面積大1000倍的氣體二氧化碳,無毒無味。干冰不能儲存在密封性能好、體積較小的容器等封閉空間,易導致爆炸
干冰的溫度為-78.5℃,身體直接接觸會造成凍傷。如果
干冰顆粒接觸到眼睛,會引起嚴重的眼睛傷害

若干冰被孩子誤食,后果不堪設想。一方面,干冰的超低溫會快速凍壞兒童的口腔和食道;另一方面,干冰進入胃部后會快速氣化,產生大量二氧化碳。這可能會讓兒童胃部快速脹起,而且返流到口腔、鼻腔的二氧化碳還會導致兒童窒息

謹記如下注意事項**:**切勿將干冰存放在密閉容器中,干冰存儲須滿足特殊條件,否則易引發爆炸,不能直接放入冰箱。密閉空間禁止使用干冰,例如汽車、船艙。
不要用皮膚接觸干冰。使用鉗子絕緣(厚)手套或烤箱手套。在進行干冰實驗時,務必佩戴護目鏡。
一旦出現喘氣或呼吸困難癥狀,可能吸入了過多的二氧化碳氣體,請立即離開該區域。如果誤食干冰,請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來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