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張光義畢業于莫斯科動力學院無線電技術系。同年歸國,歷任第14研究所總體室主任、副總工程師、副所長、總工程師,國家863高科技計劃信息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6-09-03 00:17:25
1962年2月,張光義畢業于莫斯科動力學院無線電技術系。同年歸國,歷任第14研究所總體室主任、副總工程師、副所長、總工程師,國家863高科技計劃信息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6-09-03 00:17:25
時鈞,1912年生于江蘇省常熟縣的一個小鎮。高中畢業后,先是保送東吳大學,后又改考進入清華大學化學系。1934年,時鈞考取清華第二屆公費留學生,不久后赴美國留學。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6-09-01 00:43:51
張光義,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962年2月畢業于莫斯科動力學院無線電技術系。同年回國,歷任第14研究所總體室主任,副所長、總工程師。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6-09-07 17:34:54
青年人最富有朝氣,也就最富有夢想。大學階段,是我們尋夢、追夢、實現夢想非常關鍵的階段。回想當年走進大學校門的心情,有激動、有喜悅、有好奇,還有最重要的一件東西,那就是有夢想。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6-09-07 15:45:19
嚴陸光,電氣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烏克蘭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6-09-21 15: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