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二可
人要有夢想,要為自己量身打造專屬夢想,夢想還要與家國情懷相伴。
青年人最富有朝氣,也就最富有夢想。大學階段,是我們尋夢、追夢、實現夢想非常關鍵的階段。回想當年走進大學校門的心情,有激動、有喜悅、有好奇,還有最重要的一件東西,那就是有夢想。
人要有夢想,要為自己量身打造專屬夢想。進入大學之前的夢想清晰而堅定,那就是高考。而懷揣夢想躊躇滿志進入大學,4年后,有人滿意、有人失意。滿意者大都是在進入大學之初就認真思考、為自己重新確立了更加個性化的夢想,他們精準地確立了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進入大學,站在了“筑夢、追夢、實現夢”的新起點上,我們需要自己發現、設計和決定自己的未來,并為此承擔責任。讓夢想成為前行的動力,成為心中不滅的火炬。
夢想成于熱愛,成于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努力與奮斗。無論是讀大學時的專業選擇,還是后來關于電視實驗發射,關于雷達系統、信號處理方面的研究,都源于我對自己所從事專業領域的興趣與熱愛。因為這份熱愛,我能腳踏實地圍繞著自己的夢想不懈地努力。自從走上了科學研究之路,幾十年來我幾乎沒有休過寒暑假,每天也不太有上下班的時間概念。
有一年,學校為了強迫我和團隊骨干休息,專門立了個規矩,大年三十至初五,教學樓拉閘限電。可他們不知道,每當我成功地解決了一個科技難題,就會獲得一種巨大的滿足感。實現夢想的過程是艱苦的,但又是充滿快樂與獲得感的。我們要有夢想,但僅僅有夢想又是不夠的,如果是“夢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話,顯然不可能美夢成真。
夢想還要與家國情懷相伴。在我的教學科研生涯中,不管是艱苦的科研條件還是社會風氣的考驗,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始終都把理想和信念鎖定在“黨的事業是我的奮斗方向”的誓言上,我的個人夢始終與北理工夢、中國夢相伴,這是激勵我在任何困難條件下堅持下來的動力源泉。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比起我們當年搞研究時簡陋的硬件基礎和頻受干擾的環境,如今的條件太好了。國家處于迅速發展的大好時期,科研投入的設備、技術、人才、資金支持都很充沛。我很希望抓住有限的時間再出一些成果,也期盼年輕一代能艱苦奮斗,艱苦創業,在學術創新上有更多更大的成就。
(本報記者陸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