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噗,成為倉鼠的滾輪了,你這顆恒星活得還真是恥辱啊。這我自然知道,倉鼠的壽命一般只有三年,擁有同樣身體的倉人自然也是如此,貫穿其一生的只有繁殖、繁殖,再繁殖。不出意外的話,興許還能碰見眾多擁有人類智慧但還是普通倉鼠樣貌的家伙捕獵著各式各樣的恐龍。經過短暫的講解,我再次使倉鼠的文明產生了飛躍,石器時代正式邁入鐵器時代。畢竟一個文明如果不能進入星際時代,那么文明的發展大小,從一開始就會被其周圍恒星體量,及所能獲取的資源所限定死。從設置的環境參數上來算,這顆恒星本就應該不斷向往釋放著兆億級的能量,對于倉鼠們的文明,便是取之不竭的能量來源,并從根本上違反或者說解決了能量守恒定律這一問題。
地球 倉鼠 先生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24 04:08:00
衛星導航系統能夠為地表和近地空間的廣大用戶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是拓展人類活動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2000年,中國初步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獨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目前,中國正在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星座由35顆衛星構成,其中5顆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 3顆是地球同步傾斜軌道衛星,還有27顆地球中軌道衛星。與其他三大衛星導航系統不相同的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還提供“源定位”和“短報文”特色服務,短報文服務與微博類似,每條可以發120字。
地球 中國 北斗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14 09:27:00
光榮完成歷史使命,天宮一號于4月 2日絢爛謝幕。2011年 9月,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此后就成為中國航天員的“太空之家”,在那里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航天員創造了諸多首次——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女航天員首飛、首次太空授課等。作為中國空間站的原型模塊,天宮一號再入地球引發全世界的高度關注,與之前一些外媒渲染“中國飛行器碎片威脅”相比,這兩天西方主流媒體的報道更加科學,甚至帶有欣賞的意味。過去60多年來,有約6000個失控的太空飛行器落回地球,相比8.5噸的天宮一號,蘇聯的“禮炮”空間站、美國的“阿波羅”飛船指令艙的重量都超過10噸,而美國“天空實驗室”更是重達74噸。中國在2011年發射了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
地球 發射 大氣層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08 13:47:12
地球 估算 公布
來源:科普中國 2019-09-19 17:18:20
地球 體型 全球變暖
地球 前鋒 壓強
地球 二氧化碳 全球
地球 地質 恐龍
來源:科普中國 2019-09-19 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