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爾在《哲學雜志》上發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論原子和分子結構》,發展了自己嶄新的原子結構學說。他最先把量子論用于原子結構的研究,對量子物理學作出重大貢獻。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3 2015-11-18 00:00:02
1981年1月15日,中國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改建成功。這座反應堆是1956年5月開始興建的,兩年后正式運轉。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3 2016-01-15 00:00:00
1913年3月6日,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提出氫原子結構模型,創造性地將量子學說和盧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結合了起來,成為了他自己的“玻爾模型”,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和類氫原子的結構和特質。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3 2016-03-06 00:00:02
1982年11月9日,當時的法國國防部長埃爾尼會見記者時證實,法國制造中子彈的試驗已獲得成功,但尚未決定投入生產。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3 2016-11-09 00:00:59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日報道,眾所周知,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的讓-查爾斯·托馬斯說:“我們想要厘清這些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如何在恒星內部的極熱環境下形成。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6-11-04 09:40:30
來源:科普信息化建設2 2017-08-08 15: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