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中毒 愛犬 犬
來源:科學為你解疑釋惑 2019-07-05 09:04:39
中毒 泥玩具 硼砂
來源:樂享健康 2019-06-12 08:56:59
對于很多愛吃油條的人來說,金黃酥脆的油條簡直就是早餐必備,每一口都讓人欲罷不能。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無礬膨松劑、無鋁復合膨松劑和發酵型無鋁復合膨松劑等新型添加劑取代了明礬,廣泛應用到油條的加工過程中,不僅避免了鋁對人體的潛在危害,而且能優化油條的質量和食用品質,所以大家在購買油條時一定要認準無鋁的油條。油條剛炸出來后,一般會放在餐盤里,消費者可夾起油條在盤子邊緣敲一敲,如果油條發出悶悶的厚重聲音,證明油條中添加的是無鋁膨松劑,如油條發出嘭嘭的很大的聲音,證明油條中含有鋁。用酵母發酵的油條往往容易發酸,經常需要添加堿面中和口感,消費者在掰開油條后,會聞到淡淡的堿面的味道,而添加含鋁膨松劑的油條除了油味就沒有其他味道了。
中毒 加工 發酵
來源:科普中國 2017-12-29 15:30:00
近些年,多肉植物的種植開始流行,一些稀有品種已經被賣到天價,很多癡迷的“肉友”更是在自己家里開辟一塊“肉肉”苗圃,收集不同種類、不同品相的多肉。“肉肉”是好,但是如果真的有毒那還能繼續種植嗎?并不是所有多肉植物都有毒,如葡萄科類具有營養價值,仙人掌類可入藥,只有景天科齊峰錦屬和大戟科的物種才有毒。但是,原產于熱帶或亞熱帶的多肉植物中的景天科奇峰錦屬和大戟科的大多數品種含有有毒的汁液,超過一半的齊峰錦屬物種已被確定含有蟾蜍毒液和膽汁酸,這些毒素可作用于肌肉和神經,攝入過量會出現劇烈嘔吐、腹痛、腹瀉、心律失常等中毒癥狀。本文由北京植物園科普園園長,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高級工程師王康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毒 仙人掌 景天
來源:科普中國 2017-12-27 16:40:00
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煤氣中毒”,清遠市人民醫院胸心六區廖小雯醫生向記者介紹,一氧化碳進入人體后, 85%和人體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一氧化碳合血紅蛋白(COHb),這是使人體中毒的物質,主要是使組織缺氧,器官代謝紊亂,甚至壞死。如何識別一氧化碳中毒廖主任介紹,一氧化碳中毒的癥狀輕重與空氣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接觸時間長短、患者的健康情況有關。“不管一氧化碳中毒到哪個程度,急救的重點都是改善機體的缺氧狀態,缺氧狀態緩解后,輕度中毒的患者很快會恢復,重度中毒者需要進行氧療,進一步治療以防止并發癥的出現。如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看到這里,相信讀者都知道,一氧化碳中毒后,如果沒有早期發現和救治,很快會出現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中毒 一氧化碳 并發癥
據《大連日報》報道,具有資質的權威檢測機構出具的河豚毒素檢測結果顯示,目前各地養殖紅鰭東方鲀和養殖暗紋東方鲀的產品,幾乎全部未檢出毒素或檢出毒素小于0.05mg/kg,至今最高檢測結果為0.21mg/kg,遠小于限量值的1/10。河豚毒素危害性強,食用養殖河豚需經專業處理據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報道,河豚毒素能夠阻斷鈉離子通道,封閉神經軸突傳導能力,導致神經麻痹引起死亡。另外,河豚毒素的潛伏期較短,《廣州日報》介紹,如果有人因誤食未經處理的野生河豚而中毒,在搶救不及時的情況下,最短10分鐘之內就會導致死亡。誤食中毒應辨別癥狀盡早就醫那么因食用河豚魚毒素中毒的表現癥狀有哪些呢?綜上所述,若要防止食用河豚導致中毒,需在食用河豚前,確保河豚已進行過專業處理。
中毒 養殖 處理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祝良及其研究團隊基于五個基因片段的DNA序列,結合形態特點和生態特征,對中國劇毒鵝膏的物種多樣性和地理分布式樣進行了系統研究。在預防毒蘑菇的科普宣傳中,楊祝良身體力行,與同事合作出版了《中國大型菌物資源圖鑒》和《毒蘑菇識別與中毒防治》等圖書,更借助電視、廣播、科普講座等多種形式向民眾普及毒蘑菇識別和中毒預防知識。多年的研究積淀,使楊祝良對鵝膏科、牛肝菌科及蘑菇科真菌的物種多樣性、系統發育及物種演化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并有所突破。楊祝良說,在蘑菇世界中,其實有很多蘑菇都是的新的物種,即在科學上從來沒有在文獻記載的,他們的一個任務就是要對每個新物種進行命名。
中毒 劇毒鵝膏 楊祝
來源:科普中國 2017-12-25 19:55:00
魚類病原體疾病是指因受比如細菌(含所有菌種)、寄生蟲以及病毒等病原體感染或侵襲魚類而引起生病的一種狀態。魚類中毒性疾病則是指受水質變壞或含有毒物、用藥不當造成藥物中毒、水體有毒等造成魚類中毒的一種狀態。表現不同:魚類病原體疾病一般表現為品種、規格單純,數量較少。病理反應不同:魚類病原體疾病有比較明顯的特異性病理反應。有無病原體:魚類病原體疾病可以通過顯微鏡檢查觀察到病原體(如寄生蟲、細菌),有的甚至肉眼都能觀察到,如貓頭鳋等。中毒性疾病,特別是急性中毒,病魚死亡時間短、速度快、死亡量大,有的甚至從魚類中毒到死亡僅需幾十分鐘。中毒死亡魚類的肥滿度與正常魚類沒有區別,尤其是急性中毒死亡的魚類。
中毒 反應 寄生蟲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26 1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