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10月30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日前,中國科學院理化所科學家受沙塔蠕蟲筑巢過程啟發,在低溫常壓條件下,制備出力學性能優異的仿生低碳新型建筑材料。一圖帶你了解。
人民網科普
2023-11-01
傳統的傷口處理方法,例如直接縫合,容易導致傷口撕裂,而且會造成拆除時的二次疼痛。近日,科學家從貽貝身上找到靈感,開發了一種新型傷口敷料,在需要去除時,只需使用鹽水即可輕松剝離,不會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
李傳福
2024-08-18
在海洋深處,海豚以其獨特的聲納系統——回聲定位,展現出了驚人的導航和探測能力。受到海豚聲納系統的啟發,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聲學軟生物超材料,是水下監測和醫療超聲應用的理想材料。
李傳福
2024-08-1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校長講席教授夏焜和清華大學講席教授高華健課題組提出了智能纖毛粘附設計新范式,突破了壁虎仿生設計的限制。
《中國科學》雜志社
2024-04-1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茅瓅波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可大規模生產各種尺寸,不同形狀的仿珍珠質結構材料的制備工藝,制備了一種兼具高抗彎強度和高斷裂韌性的仿珍珠質結構材料。
《中國科學》雜志社
2025-03-05
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表面科學中心團隊借鑒人類皮膚的自然結構,創新性地研發出了一種名為“堅韌皮膚防覆冰表面”的新型防冰技術,有望在更多行業得到應用,助力解決覆冰積聚帶來的諸多困擾。
《中國科學》雜志社
2025-02-24
在自然界中,蜘蛛以其精湛的織網技藝和獨特的生存策略而聞名。它們能夠在樹林間懸掛著的細絲上自由蕩秋千,這背后的秘密,正是蜘蛛絲那令人驚嘆的機械特性。蜘蛛絲的直徑雖然只有幾微米,但其強度卻能與鋼鐵相媲美。
李傳福
2024-08-04
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研發能夠像動物一樣適應復雜環境的機器人。最近,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電動液壓人工肌肉系統機器人,不用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可以憑“感覺”越野、爬雪山、過草地!
李傳福
2024-09-10
想象一下,一個小巧如指甲蓋的機器人,竟能像子彈般瞬間彈射,跨越自身尺寸的643倍距離。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但在中國科學家的實驗室里,這一幕已成為現實。
李傳福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