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棗瘋病又稱叢枝病、掃帚病、火龍病,是一種棗樹的毀滅性病害。一旦發生,很難治愈,翌年就很少結果,因此提前預防是防治的關鍵。癥狀表現初始癥狀出現在開花后,表現為花器退化,花柄延長,萼片、花瓣、雄蕊均變成小葉,雌蕊轉化為小枝。芽不正常萌發,病株一年生發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發育枝上的隱芽,均萌發成發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發成小枝,如此逐級生枝,病枝纖細,節間縮短,枝葉叢生,葉片小而萎黃。預防措施棗瘋病的病原為植原體,是由嫁接和昆蟲葉蟬傳播的病害。一是在新建棗園附近,不要栽種松、柏、桑、榆樹等喬遷寄主植物,嚴禁與玉米、小麥間作,以減少媒介昆蟲數量,清除園內雜草及野生灌木,減少傳病昆蟲滋生的場所。4.防治傳媒昆蟲。
防治 發病 昆蟲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25 17:20:00
1.選用早熟、高產優良品種選用生長勢強、優質、高產、早熟的極品白玉、景甜1號和景甜208等甜瓜優良品種。再在甜瓜的子葉下方1cm處呈30°角向上斜切,深入胚軸3/5,甜瓜的切口長度與砧木切口長度要相當,然后將砧木與甜瓜切口靠緊,并調整砧木子葉與甜瓜子葉呈“十”字形,防止相互遮陰,然后用嫁接夾固定接口處。技術秸稈生物發酵有內置式和外置式兩種,甜瓜大田栽培采用內置式,此技術可提高空氣中CO2的濃度,促進光合作用,提高甜瓜的產量,改善甜瓜的品質,同時能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地溫3~5℃,使甜瓜提前10~15d上市。7.3人工授粉甜瓜為雌雄同株異花作物,由于早春氣溫低、昆蟲較少,一般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甜瓜的坐果率。
防治 嫁接 授粉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20 16:30:00
柑橘黃龍病又叫黃梢病,它不僅使葉片轉黃,還使柑橘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病情嚴重時會使根系腐爛,甚至會造成整片橘園被毀,嚴重影響果農的經濟效益。一、癥狀表現黃龍病的典型癥狀有3種,即黃梢型黃龍病、黃斑型黃龍病和缺素型黃龍病。2.加強柑橘木虱的防治在柑橘種植中,柑橘木虱是黃龍病傳播的昆蟲媒介,也是黃龍病害傳播的主要途徑。對柑橘果樹種植染病果樹首先要做到對樹木病蟲害防御工作,避免病蟲害的發生還需要對木虱加以防治,在此之后再清除病樹,否則清除過病樹后木虱還會存在,而帶菌木虱會對健康的柑橘果樹進行病菌傳播,從而導致柑橘黃龍病的防治無法達到預期的防控效果。
防治 傳播 葉片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20 16:00:00
4月份,大部分地區的火龍果植株生理活動逐漸旺盛,花蕾即將抽生,本月要做好施促花肥、排水、病蟲害防治及枝條整形工作,保障今年第一批花果生長發育健壯、充實。建議火龍果種植戶盡快完善果園排灌系統,修溝整渠,做到雨量大時排水良好,利于根系及花蕾生長發育。二、施肥管理近期雨水較多,雖緩解了前段時間干旱的不利影響,新抽生的枝條由黃綠色逐漸轉變為深綠色,建議種植戶做好樹體營養補充工作,促進花蕾健壯抽生,提高花果質量。三、花期授粉降雨多不利于風媒和蟲媒授粉,若種植紅肉火龍果,在間種白肉類型火龍果的基礎上,還需于傍晚花開或清晨花尚未閉合前進行人工授粉,用毛筆將花粉涂到雌花柱頭上,以提高坐果率。
防治 發育 授粉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19 17:26:00
入春以后,萬物復蘇,各類水生生物經過了一整個冬季的蟄伏,隨著氣溫水溫的升高,生長發育的速度也逐漸加快,但隨之而來的是水體的各種病菌、寄生蟲的活動也逐漸增強。由于春季氣候多變,晝夜溫差較大,并且魚體質經過一個冬季的消耗造成免疫力及抗應激能力也隨之減弱,極易引發病害。3.使用水霉凈(主要成分為硫醚沙星或水楊酸等)潑灑消毒,并可結合使用抗生素,如恩諾沙星等拌料投喂,防止水體的其他病原菌侵入魚體。防治方法使用魚用敵百蟲全池潑灑,殺蟲后使用戊二醛苯扎溴銨合劑消毒,預防病菌繼發性感染。指環蟲病指環蟲是魚類寄生蟲中常見的單殖吸蟲,其生活史為受精卵—孵化—幼蟲—寄生—成體—受精卵,平均壽命為1個月。防治方法在指環蟲病的防治中,常用甲苯咪唑對蟲體進行殺滅,殺蟲后做好消毒工作。
防治 宿主 寄生蟲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19 17:20:00
合理使用藥物浸洗水產苗種是病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選擇及使用藥物的誤區誤區一:人藥獸用每年春季,有相當一部分水產苗種商販和水產養殖戶在對水產苗種浸洗過程中,使用青霉素、先鋒霉素等人用的注射劑作為外用水產苗種浸洗藥物。如果是商販長途運輸來的水產苗種,水產養殖戶可自己簡單對所放養的水產苗種檢測,其方法是:用100倍及以上的放大鏡觀察水產苗種的外形是否符合水產苗種生物學體貌特征,體色是否正常,附肢、足、蹼、鱗片、鰭條等是否完整,體外是否有異常寄生物,鰓絲是否完整且有無異物等。對有病的或異常的水產苗種堅決不予放養,對可放養的苗種,可根據苗種的情況選擇適當外用藥物及濃度有針對性浸洗機體后下塘,有條件的可用儀器進行檢測,發現帶毒的水產苗種不予放養,堅決杜絕帶毒水產苗種在市場上流通,造成病害流行、蔓延。
防治 殺滅 水產苗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19 17:15:00
現代農業種植繞不開病蟲害防治的問題,有人說病蟲害有相應的農藥,那么當病蟲產生抗藥性之后又該怎么做呢?本文將為大家詳細講解病蟲產生抗藥性后的處理方法。混加其他藥物如內吸性藥劑與觸殺性藥劑一起混用后,病蟲對內吸性藥劑產生抗藥性的時間就會大大延后。互補型藥物混配施用也能使病蟲抗藥性延后,防效顯著提高。如多菌靈與乙霉威相混施用,對多菌靈有抗藥性的灰霉菌用乙霉威能殺滅,而對乙霉威有抗藥性的可由多菌靈殺滅。這樣混用后病菌對多菌靈和乙霉威的抗藥性就顯著下降。混加增效劑混加增效劑是減緩農藥抗藥性的有效方式,藥沒多用,次數也沒增加,效果卻特別好,病蟲的抗藥性就難很快產生了。更換藥物類型更換不同類的藥物是解決病蟲抗藥性的首選,可立刻改變防效差的局面。
防治 產生抗藥... 農藥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18 17:00:00
養殖戶常用六種中草藥防治羊腹瀉,包括蒲公英、馬齒莧、楊樹花、楊樹葉、楊樹皮、茜草等。一、蒲公英將鮮蒲公英洗凈,直接喂羊或搗爛后取原汁喂羊,既可預防腹瀉,又可起到治療的作用。二、馬齒莧春、夏、秋三季用馬齒莧喂羊,可有效預防腹瀉的發生。三、楊樹花春季楊樹開花落須后,收集楊樹花,曬干備用。四、楊樹葉夏季用新鮮楊樹葉喂羊,既可做飼料,又可預防腹瀉。五、楊樹皮取鮮楊樹皮500克,去掉外層老皮,切成碎塊,加水1000毫升,煎煮30~45分鐘,煎汁候溫服,每次50~150毫升,每日2次, 2~3天可有效果。六、茜草春季挖鮮茜草切碎喂羊,可防治腹瀉,也可用帶根茜草500克,加水適量,煎煮30~45分鐘,取煎汁灌服,每天1~2次,連用2天,即可治愈。
防治 中草藥 楊樹花
來源:科普中國 2018-04-18 1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