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雖然我國古代醫學中很早就記載了人體寄生蟲和它所致的疾病,但在新中國解放前,國內對寄生蟲病研究的學者多半是從個人興趣出發,沒有統一的計劃,雖然進行過一些流行病學,染病機制以及診斷治療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但取得的實際防治成果卻微乎其微。當時北平香山一帶瘧疾、黑熱病及回歸熱均比較嚴重,馮蘭洲與鐘惠瀾合作到北平近郊調查黑熱病和潘氏按蚊傳播媒介的情況,同年發現北平有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蟲的中華白蛉,馮蘭洲通過對動物的細致觀察和精湛的解剖技術,驗證了中華白蛉是黑熱病良好的傳播媒介。1958年馮蘭洲等發表“中華按蚊傳染馬來絲蟲的進一步研究”,基于之前發現在廣西龍勝,湖南郴縣,湖北武昌等地在自然情況下中華按蚊傳染馬來絲蟲的研究結果,為了進一步研究中華按蚊與傳染馬來絲蟲病的關系, 1955年至1956年馮蘭洲等人選擇杭州作為研究地點。
北平 絲蟲病 中華按蚊
來源:科普中國 2017-12-25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