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藍奇奇探索記——從各式橋梁看不同的承重結構 梁式橋最簡單,一塊橋面板架在兩端的橋墩上,車輛會對橋面板產生向下的荷載壓力,橋墩會提供向上的支撐力,但時間一久,梁式橋橋面就容易發生中間塌陷、兩端翹起的形變。為了克服這個缺點,于是有了第二類橋梁:拱橋,趙州橋就是典型代表。拱結構受力均勻,會將豎直向下的壓力沿拱弧切線方向不斷分解傳遞下去,最后傳遞到地面,這樣拱橋橋面就只受到壓力而不容易形變。把梁式橋和拱橋結合,加長的橋面下用多個拱結構支持,既能保持承重能力又能增加橋梁跨度。因為鋼索的抗拉性、形變能力好,橋面板用鋼索的拉力撐起,當橋面受到荷載壓力時,鋼索又能夠傳遞壓力,斜拉橋將壓力分給中間的索塔,懸索橋將壓力分給索塔和橋兩端的錨碇。當橋面受到荷載壓力時,桁架將壓力分配給各根桿件,從而降低橋面承受的壓力。中國最大跨徑橋壩陵河大橋,全長2230米,就是用桁架加懸索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