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對地球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引起潮汐。

在我國古代,把發生在白晝的海水漲落稱為“潮”,把發生在夜間的海水漲落稱為“汐”,合稱“潮汐” 。

我國古代的先民已經察覺到潮汐同月球的關系,東漢時期的著名思想家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提出:“濤之起也,隨月盛衰。”這是人類第一次明確地指出潮汐的產生與月亮的運行有關。

由于月球的引力以及相對較小的太陽引力,使得海平面每天交替漲落兩次。

但是,月球每天只升落一次,為什么地球上的潮沙會漲落兩次呢?我們可以假設整個地球被海水覆蓋,離月球較近的地面的水域受月球拉力最大,水會朝向正對月球的那一點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對地面的拉力要比對水的拉力大,因此水域在離月球最遠的一點也形成了凸點,這樣地球就有大潮、小潮兩個最高水域點。因此,當地球完成一次完整的自轉,幾乎地球上的每個點都出現兩次潮汐現象。

潮汐產生時月球與太陽的關系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前后,我國的錢塘江都會出現壯觀的大潮景象,究其原因,原來此時正值地球、太陽、月球在同一條直線上,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共同助長了江潮的勢頭。

錢塘江潮


來源/陳求發.探秘全月圖[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13.


海洋潮汐與月球有何關系?

圖文簡介

月球對地球最重要的影響之一是引起潮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