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美國航天員成功登月。1978年5月,中美建交的前夕,美國派遣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訪問中國。作為見面禮,他帶來了卡特總統的一份珍貴禮物——一克從月球上帶來的石頭,指尖般大小,鑄在一個類似凸透鏡的有機玻璃盒內。美國人沒有提供這塊石頭的“出生證明”,也沒有說明它的身世經歷,好像是故意留下了一個謎。
1978年歐陽自遠等科學家在中科院地球化學所實驗室取出美國贈送的一克月巖
當年,阿波羅登月航天員帶回月球實物樣品后,美國曾邀請了20多個國家的700多名科學家開展了樣品分析和研究實驗。然而,那時中國正處于“文革”時期,中國科學家沒有機會參與這項研究。后來,一克月巖很快從北京送到了中科院貴陽地球化學所,科學家歐陽自遠請來十幾家研究所的100多名專家參加了研究。他們把一克月巖一分為二,0.5克送交北京天文館保存,0.5克用于研究。科學家們對月巖做了各種測試與研究,包括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化學成分、微量元素、物理性質、產出環境等。
一克月巖中的一半保存在北京天文館
最后,中國科學家不但證明了這塊月巖屬美國阿波羅17號飛船登月時采集的高鈦月海玄武巖樣品,指出了美國專家對它的具體編號,分析出其主要礦物含量,還確認了這塊月巖所在的地方是不是有太陽光照射。在此后兩年的時間里,中國科學家發表了14篇論文,詳細的分析結果得到了美國專家學者的確認。
阿波羅17號登月航天員在月球巖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