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寒假夠長的!

啥時候開學,至少3月初很難!因為目前各地的新增病例數據一方面剛剛開始步入0時代,而且還不穩定。

比較安全的說法是,連續兩個14天沒有新增或疑似病例才算安全;以14天潛伏期為參考,經歷兩個14天如果沒有新增病例或疑似病例,那就基本證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消失了,那時候才能考慮開學的問題。

我們先說說疫苗,并沒有那么容易,更沒有那么快!

隨后我們再聊聊開學也沒那么容易,需要慎之又慎!

第一、疫苗為什么沒那么容易?

我們都知道,如果有疫苗,我們打了疫苗,以后就不會被這個病毒感染了。但是人類認識病毒需要時間,發明疫苗更是需要時間!

比如說埃博拉疫苗的研發,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非洲爆發,病死率在50%以上,5年多過去后,2019年年底第一款埃博拉出血熱疫苗獲得批準使用,耗時達5年之多。

再比如SARS疫苗,當疫苗從實驗室研制出來以后,SARS已經消失了,連做臨床試驗的患者人群都找不到了,疫苗效果無法評價。到目前為止也沒有SARS疫苗的上市。所以有時候疫苗還得根據病毒的生命力決定,像SARS病毒,我們還沒來得及搞它,就消失了,不給我們機會!

世界衛生組初期預計新冠病毒的疫苗大概需要18個月;也就是至少一年半。當然這只是理論上,因為實際操作有很多變數。

第二、新冠病毒疫苗在動物體內產生抗體:

2020年2月14日,新冠疫苗在動物體內產生抗體,當然這是積極的信號,但能否‘消滅’病毒,還需要通過病毒中和試驗和攻毒試驗來進行最終驗證。疫苗必須滿足安全性、質量和療效等多項要求,還得進入臨床前研究,包括在動物身上進行測試,這一過程順利的話一般通常也需要6~12個月。也就是動物實驗都需要半年到一年;然后,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經過Ⅰ、Ⅱ、Ⅲ期臨床試驗才能獲批,可能需要花費數年才能成功。

第三、2月25日,一則“天津大學實驗室宣布已研發出新冠病毒口服疫苗”引發熱議,隨后并遭到質疑。

從傳統意義上而言,一個疫苗從研發到上市,至少要10-15年。

疫苗和免疫規劃專家陶黎納介紹,疫苗研制出來后,首先需要進行動物實驗,“完成動物實驗后,才能進行人體試驗。”期臨床試驗主要是評價疫苗的安全性,二期臨床試驗要檢驗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等,主要看是否產生抗體;三期臨床試驗,評價的是疫苗的保護力指標。至少要2-3年。

所以,疫苗還早呢!我們開學也不能靠有疫苗了再開學,那已經是幾年后了!

第四、開學為什么要慎之又慎?

1、抗擊新冠肺炎雖然取得成效,但還未完全勝利,沒有全面勝利,我們不會輕言成功。

昨天全國除湖北新增病例為9例,非常可觀的數據;而且20幾個省份已經開始0增長,但是一方面0增長的時間太短,一般要求28天0。可是大部分省份離28天0還早!

就算0增長也會反復,就好比北京前天0,昨天又發生1例;所以為了安全,必須28天0才算安全。

何況湖北的疫情只能說處于平穩,整個疫情還沒出現拐點,我們還沒有到宣告勝利的時候,這時候選擇開學無疑前功盡棄。學校是最聚集,環境相對封閉的環境,這種環境正是新冠病毒最喜歡的環境。

2、不開學,并不完全影響學生們學習

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開始了網上學習,沒有開學不代表停止學習;而且學習本身不代表只包括課本知識,更是要學社會這門功課,學愛國這門功課。、這次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共同抗擊疫情,無數英雄為之付出了生命代價;14億人付出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代價;武漢人民付出了全城隔離代價;全國經濟影響就更不用說了。所做的這一切,不僅僅是為了學生早日開學,更是為了全國人民所有的生活、工作都能恢復正常。

但這個時候開學,為之過早,因為學生開學意味著突然聚集,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面臨人群聚集,一旦出現新冠病例發生,結果難以想象。

所以,不能為了開學而開學,一定做到萬無一失才能開學!

第五、我們看看教育部怎么說:


2月24日,教育部對做好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有序推進當前教育工作作出部署。

進一步做好在線教育教學。

以縣為主,根據當地疫情發展情況,科學研判評估,制定錯時錯峰開學方案,做好教學銜接。

統籌謀劃高校開學工作。原則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學生不返校、高校不開學;高校開學后,要嚴格措施,加大校園管理力度。

第六、錯開開學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廣東省中山市介紹了錯峰開學安排及有關網絡在線教育情況。

關于中小學開學安排

2月底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不開學。

準備分三批開學:

第一批為全市高三和初三畢業班開學;

第二批為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和中職學校開學;

第三批為小學和幼兒園開學。

當然,今天教育部已經制定了非常詳細的規定,確保萬無一失,保證孩子安全!

總之,任何事情,大局為重,沒有完全勝利,我們絕不輕言成功!


3月疫苗能研究出來嗎,之前天津說有疫苗是真的?學生能開學嗎?

圖文簡介

我們先說說疫苗,并沒有那么容易,更沒有那么快!隨后我們再聊聊開學也沒那么容易,需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