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是藥三分毒”,然而,卻總有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本以為經過了雙黃連的鬧劇后,大家都會吸取教訓,不會再自行購買相關藥物服用。
但萬萬沒想到,擔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
女子未感染新冠肺炎,自行服用處方藥被送ICU
2月25日,有媒體報道,武漢一女子未感染新冠病毒,卻自行網(wǎng)購并服用相關藥物,導致出現(xiàn)精神異常、心率失常等癥狀,被送入ICU。
接診該患者的急診科醫(yī)生表示,該患者過量服用的藥物是硫酸羥氯喹。
此藥是磷酸氯喹的“兄弟藥物”, 其在24小時內一共服藥18片(1.8克)。
而說到磷酸氯喹,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2月17日,在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確定磷酸氯喹對新冠肺炎有療效,并推薦應快速將該藥物納入新一版的診療方案,擴大臨床范圍。
在最新發(fā)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磷酸氯喹已被正式納入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療推薦用藥。
或許,這就是該女子自行服用硫酸羥氯喹的原因。
好在送醫(yī)及時,目前,其已脫離生命危險,但仍需嚴密觀察。
醫(yī)生提醒,無論是硫酸羥氯喹,還是磷酸氯喹,都是處方藥,服用時應謹遵醫(yī)囑。
服用“磷酸氯喹”存在不良反應,2~4g就能致死
2月21日,湖北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向湖北各市、州、直管市衛(wèi)健委及部省屬醫(yī)療機構,下發(fā)《關于嚴密觀察磷酸氯喹使用不良反應的通知》。
該通知提及,“根據(jù)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通報,該藥在成人中的致死劑量2-4g,而且是急性致死。請各定點醫(yī)療機構在使用該藥物過程中進行嚴密觀察,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個案信息請及時報告省衛(wèi)生健康委。”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會疑惑:既然這藥毒性那么大,為什么還會用于治療新冠肺炎呢?
俗話說,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中明確規(guī)定,磷酸氯喹片的成人治療劑量為每次500mg,每日2次。
鐘南山表示,這個劑量跟致死劑量有較大差距,雖然藥物會在血液內的積累,但目前的劑量相對安全。
另外,從臨床試驗情況看,目前也并沒有出現(xiàn)很大副作用。
2月18日,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呼吸科主任江山平表示,截至2月17日下午6時,用磷酸氯喹治療的128個病例里面已經有25個出院,在治療過程中沒有看到和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
不過,這并不代表磷酸氯喹就是安全的,醫(yī)生在用藥過程中,還是會嚴密觀察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據(jù)鐘南山院士介紹,目前正在開展較大范圍的臨床觀察,要進行用藥和不用藥的比較。
李蘭娟院士提醒:沒毛病不要亂吃藥!
疫情之下,緊張、害怕在所難免,但切不可因過分焦慮而自行服藥。
此前,李蘭娟院士就曾告誡過大家:沒毛病,不要亂吃藥!
目前所公布出來的有效藥物都是用于臨床治療的,是住了院后,醫(yī)務人員按照醫(yī)囑來用的藥,而不是用于預防新冠肺炎的!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張伯禮也表示,不主張沒有病的人吃藥,現(xiàn)在沒有合適的藥用來預防,藥物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不要亂吃藥!
不管是“磷酸氯喹”,“肺炎一號方”,還是“清肺排毒湯”,都屬于患者藥方,而非預防用藥,千萬不要自行購買服用,否則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網(wǎng)上所流傳的一些預防新冠肺炎的方法,也都是不靠譜的,不要輕易嘗試!
比如,喝酒、抽煙,不僅不能預防新冠肺炎,反而會降低自身免疫力,增加感染幾率,而且萬一感染發(fā)生重癥的風險也更大。
還有給房間熏醋,不僅沒有預防作用,還可能會帶來副作用。
因為醋酸會揮發(fā)到空氣中,對人體的呼吸道粘膜產生刺激作用,很有可能誘發(fā)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總而言之,記住一句話: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才是最正確且有效的預防方法!
資料參考: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