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我是科學家”將舉辦第十七期活動

“善良的力量”

 

 

本期演講嘉賓

 

劉凱奎

阿里巴巴團圓公益項目技術志愿者

高德事業群資深算法專家

 

《用互聯網技術,幫失蹤的孩子與家人團圓》

 

 

劉凱奎采訪視頻:

 

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大數據挖掘的技術,為交通導航相關產品進行賦能 ”是高德事業群資深算法專家劉凱奎的日常工作。

 

“比如說路線規劃,用戶用高德地圖導航時,會上傳起點和終點,我們會根據用戶起點終點的位置信息給他規劃一條滿意的路線。滿意分不同維度,比如時間、距離、收費,每個用戶的喜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多走高速節省時間,有些人可能不喜歡在走高速收費太多的路線,有的人可能喜歡走小路、距離更短,有些人可能不喜歡在走高速收費太多的路線——我們會通過大數據挖掘的方式去找到用戶的喜好。”

 

劉凱奎的另一個身份,是阿里巴巴團圓公益項目技術志愿者。業余時間,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團圓”系統的維護,或者用他自己的話說,用“提升定位精準度的能力為‘團圓’系統賦能”。

 

2016年5月上線的“團圓”系統,是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打拐辦在阿里巴巴集團的技術支持下開發的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目前有239位阿里巴巴的員工,利用業余時間,以志愿者的身份參與其中。

 

 

“我參與的時候,系統已經發布了,但還需要能觸達到更多的app用戶,讓用戶知道這個信息。我是在機器學研發部,負責就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來去提升定位效果,知道失蹤的兒童在什么位置,把這個位置周邊一百公里或兩百公里的用戶找出來,對他們進行推送失蹤兒童信息。”

 

 

“2015年11月份,馬老師(馬云)說,阿里的人都要去做公益。當時就在想,能不能用互聯網的技術能力去解決一些社會問題?這樣可以真正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

 

劉凱奎看過一部電影,叫《暴裂無聲》。電影里,一個小孩丟失了,他的爸爸不斷去找,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他打印了很多尋人啟事,去各個地方去張貼。

 

(丟失孩子的父親在滿大街張貼尋人啟事 |《暴裂無聲》)

 

在他看來,這樣信息傳遞的效率非常低。“貼尋人啟事,別人要走到他貼啟事的人地方才能看到。互聯網這種新的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出來后,可以幫助信息更快更廣地傳播,把相關的信息更精準地推送到相關的位置,精準度和時效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9月14日,歡迎來A33劇場,聽劉凱奎老師聊聊“團圓”系統的故事。

 

 

9月14日下午14:00-16:30

北京 · A33劇場

劉凱奎:用互聯網技術,幫失蹤的孩子與家人團圓

圖文簡介

9月14日“我是科學家”將舉辦第十七期活動 “善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