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213 篇文章



失眠的痛苦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深切體會,漫漫長夜,聽著別人均勻香甜的呼吸聲,自己不能入睡的挫敗感、焦慮和期待,迷迷糊糊等到天亮,第二天渾身疲乏,無精打采,長時間如此,簡直是對人最大的折磨。那么究竟有沒有方法能調整一下睡眠呢?除了傳統的藥物治療,心理和行為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輔助方法,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640.webp (9).jpg


一、失眠者的睡眠衛生問題


睡眠也要講究衛生么?是的,失眠的患者衛生問題多的很,最常見的就是臥床時間太長?;颊吲訌娝咭饽睿珜嶋H情況是越努力越睡不著,隨之出現睡眠的挫敗感、消極期待和焦慮,從而產生錯誤的信念和態度,長此以往,形成了負性條件反射。


二、睡眠衛生教育


好多患者不知道這些道理,以為正常人躺下不一會都會很快入睡,其實人與人之間,這一夜與那一夜之間的睡眠是存在差異的,入睡時間或夜間醒來在30分鐘或以內都是正常的,因此慢性失眠者應進行規范化的睡眠衛生教育。


睡眠衛生教育或干預的目的是減少或排除干擾睡眠的各種情況,以改善睡眠質和量的行為與環境。這些行為包括:

1.  日間減少興奮性物質(茶、咖啡)的攝入,尤其下午或晚間,臨就寢時避免煙酒。


2.  規律鍛煉,但不是在就寢前3小時之內。


3.  傍晚或睡前避免打盹。


4.  保持規律的就寢和起床時間。


5.  避免在床上進行非睡眠相關性活動,如看電視、閱讀、吃零食、看電腦、看手機、看ipad,打游戲、打電話、聽廣播,


6.  避免臨就寢時從事興奮性活動如工作、思考或談論緊張性話題等。


7.  避免就寢前飽餐,睡前2小時最好不進食。


8.  臥室環境應黑暗、無干擾性噪音,溫度適中,保持枕頭、被子、床墊、床單的舒適。


9.  睡眠中醒來不看鐘表。


正確的行為和睡眠環境指導可以改善睡眠,為其他治療方法提供基礎支持和保障。


三、刺激控制療法


刺激控制療法是指導患者確立正確的睡眠與床及臥室間的條件反射,建立穩定的睡眠覺醒規律,是慢性失眠的“標準級”治療方法。該療法共有6條基本指令:

1.  只有當你感到瞌睡并能睡著時才上床。


2.  除了睡眠和性生活外,不要在床上做其他事情。


3.  若20分鐘內未睡著,起床到另一間房做與睡眠無關的事。只有再感到瞌睡時再上床。


4.  若再上床后還不能入睡,重復第3步。若有必要,整夜重復此步。


5.  設定鬧鈴叫醒,無論夜間睡了多久每天定時起床(這可使身體獲得恒定睡眠節律)


6.  日間不要打盹。


失眠的非藥物治療方法很多,除了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和應用刺激控制療法外,還有睡眠限制療法、矛盾意念法、放松療法、生物反饋法、認知行為治療等多種方法。各種療法都是失眠治療的一部分,今天討論的這兩種方法對于改善睡眠狀態是有確切的治療意義的。失眠的治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只有長期堅持不懈的調整和治療才能獲得最終良好的睡眠質量。




作者: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內科

滿玉紅 副主任醫師



慢性失眠的心理和行為治療

圖文簡介

失眠的痛苦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深切體會,漫漫長夜,聽著別人均勻香甜的呼吸聲,自己不能入睡的挫敗感、焦慮和期待,迷迷糊糊等到天亮,第二天渾身疲乏,無精打采,長時間如此,簡直是對人最大的折磨。那么究竟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