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207 篇文章
“醫生,孩子最近有點感冒、咳嗽,發了5天燒了!” “別著急,孩子驗血的報告我看了,帶孩子去拍個胸片,看看肺部有沒有炎癥。” “拍片?!醫生,我們家寶寶才三歲,拍片子肯定有輻射,那么小的孩子能不能別拍片啊!” 近年來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醫用X射線廣泛應用于國內各級醫院,臨床超過半數疾病的診斷依賴于X射線設備(DR、CT)的檢查,但是X射線帶來的輻射損害也是讓家長們心有戚戚。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高峰期,年齡越小越敏感,胎兒對 X 射線更敏感。兒童如果短時間接受較多次數照射,將來誘發白血病、癌癥、遺傳性疾病的幾率明顯增高。 既然如此,是否應該像案例中的家長那樣拒絕讓孩子接受拍片檢查呢? 雖然小兒對輻射更敏感,但是在必要情況下該做還得做。 人每年從自然界收到大約3mSV的輻射量,目前用于兒童的醫用X射線檢查裝置主要是DR的普通X線平片、低劑量CT以及普通CT。下面我們以單次肺部X線檢查為例: 由此可見,只要合理規范得應用X射線,不僅可以讓醫生盡快掌握孩子的病情發展,也不會讓輻射有機可乘,危害孩子的健康。 此外,孩子在接受拍片檢查時,為了減少輻射危害,我們的家長可以做些什么呢? 01“輕裝上陣” 摘去孩子身上所拍范圍內的帶有金屬裝飾品的衣服、掛件等,防止異物遮擋影響成像質量而導致重新拍攝。 02“不要動” 攝片時孩子哭鬧亂動將造成圖像模糊不清而需要重新拍攝。對于兩三歲以上的兒童應訓練呼吸屏氣,在吸氣末屏氣曝光攝片。在不影響醫生操作的情況下,帶孩子到操作間先看看其他小朋友拍片過程,消除其恐懼心理再行攝片,或者進行其他方式的安撫。 03“戴好裝備 確認孩子已經穿戴好相應的防護裝備,如鉛帽、鉛眼罩、鉛衣等,對生殖器等敏感器官要特別做好防護,家長在檢查室陪同孩子期間也需穿戴好防護裝備。 04“立刻撤離” 攝片結束后馬上帶孩子離開檢查室,以減少不必要的輻射。 作者:唐欣怡,浦東大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影像科醫生。 主要工作領域:長期從事肝臟、膽囊、胰腺、脾臟、泌尿系統、甲狀腺、乳腺、頸動脈、產科等超聲診斷;2018年參與大團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B型超聲檢查;第一作者《老年人健康體檢中B型超聲檢查膽囊息肉樣病變的相關因素分析》。 門診時間:周一至周五,8: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