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2195 篇文章


冬季寒冷,很多常見的傳染病逐漸活躍起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流感”一直伴隨著我們,但除了流感以外,痄腮也進入了高發期。對于痄腮,大家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關于“痄腮”的二三事。


640 (3).webp (7).jpg


一、什么是痄腮?


可能很多人對流行性腮腺炎會比較熟悉,這是西醫學的病名。在中醫學中,將其命名為“蛤蟆瘟”、“大頭瘟”、“痄腮”等。痄腮是由于風溫邪毒壅滯少陽、陽明經脈所引起的,是一種以發熱、耳下腮部腫脹疼痛為主癥的急性傳染性疾病。由于小孩子易受外邪侵犯,該病多發于學齡前后兒童,又因其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常爆發于學校幼兒園。冬春季節正是它流行發病的高峰期。


640 (3).webp (8).jpg


二、痄腮的癥狀?


痄腮的發病具有一定的潛伏期,一般是2~3周,平均18天左右。且由于痄腮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健康的小朋友有可能只是在最近2-3周內接觸了痄腮患兒的玩具,或者和患兒說了會話,吃了患兒吃過一口的面包,就感染了這個病。小朋友們一旦被感染,前期多有發熱、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癥狀,一般這樣的癥狀持續幾個小時或者一兩天,腮腺就開始腫脹了,形狀如梨形且邊界不清。有一部分孩子感染本病,亦可見少腹疼痛或睪丸腫痛等癥狀。


三、痄腮的治療


中醫學上治療痄腮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為主。針灸作為一種外治法,對本病的治療有著較好的療效。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治療痄腮的有效穴位。


1.角孫穴

640 (3).webp (9).jpg


定位:在頭部,耳尖正對發際處。

操作:燈火灸法:取患側角孫穴,將角孫穴處頭發剪短,穴位常規消毒,取燈芯草一根,蘸香油點燃,對準患側角孫穴迅速點灸,并快速提起,可聞及“啪”的一聲,一般灸一次即可。


2.頰車穴

640 (3).webp (10).jpg


定位:在面部,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中指),閉口咬緊牙時咬肌隆起,放松時按之有凹陷處。

操作:毫針刺,用瀉法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3.合谷穴

640 (3).webp (11).jpg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操作:毫針刺,用瀉法以清瀉陽明經之熱邪。

除了以上介紹的方法治療“痄腮”,我們還可以選擇藥物敷貼的方法來治療本病:新鮮仙人掌,每次1塊,洗凈去刺后搗爛成泥,或切成薄片,貼于患處,每日1~2次。用于腮部腫痛。


四、痄腮的預后與調護


1.患病后應積極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2.患病后應注意隔離,防止傳染他人。

3.生活上多注意休息,居室空氣流通,避免著涼復感他邪。

4.飲食上應清淡,忌辛辣、忌發物。

5.注意口腔衛生,做好口腔護理。


作者:  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常小榮教授團隊

撰稿:曹佳男 博士研究生

指導老師:常小榮 教授



關于“痄腮”的二三事

圖文簡介

冬季寒冷,很多常見的傳染病逐漸活躍起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流感”一直伴隨著我們,但除了流感以外,痄腮也進入了高發期。對于痄腮,大家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關于“痄腮”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