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元素較多,既需要大量元素如氮、磷、鉀、鈣、鎂,對硼、錳、鋅、銅、鐵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要求。與其他果樹相比,葡萄對養分的需求既有共同之處,也有其自身的特點。葡萄具有很好的早產、豐產性,一般在土壤肥沃、管理合適的條件下,在定植后的第二年即可開花結果,第三年進入豐產。

1、葡萄營養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氮能促進葡萄萌芽和新梢的生長,同時還能促進果實膨大。氮肥的施入主要在萌芽期至開花前,在果實采收以后也可立即補充氮肥,或結合秋施基肥進行。

磷能促進葡萄須根的形成和生長,及時適量的磷肥供應還能促進花芽分化,使果實提早成熟,提高漿果品質,如果用于釀酒的話,還能增加葡萄酒的風味。葡萄植株一般不易表現出缺磷的現象,與磷在植株內的移動性較強與利用率高有關。葡萄對磷的吸收主要是發生在開花前和開花至著色期。

葡萄是“鉀質作物”,對鉀的需求量較多。施用充足的鉀肥可顯著提高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產量,提高植株的抗寒性、抗病性。葡萄對鉀素的吸收主要發生在盛花后至果實著色期之間。此期間的吸收量大約占到全年鉀吸收量的1/2。

適量鈣素有利于葡萄對氮、磷的吸收,此外,鈣還有中和酸性土壤的作用,常用于酸性土壤的改良。鈣在葡萄的整個生長周期內都被吸收。在果實發育的早期,鈣的吸收量占全年的90%左右。因此,鈣肥的施入主要集中在生長前期,宜少量多次施用。

鎂元素主要分布在葡萄葉片中,在葡萄的整個生長季內含量變化較小,且老葉中鎂含量要高于新葉。在我國,缺鎂現象十分普遍,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土壤偏酸性,導致缺鎂現象發生嚴重。葡萄對鎂元素的吸收在整個生長季節基本保持平穩,鎂肥的施用可以在花前到落葉期之間進行。

硼是葡萄生長發育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葡萄對硼的吸收主要在開花之前。

鐵是葡萄葉片葉綠素合成所必須的。鐵在葡萄體內不易移動,所以缺鐵時首先在新葉上表現出來,這是與缺氮癥狀的主要區別。葡萄葉片中鐵的含量在整個生長周期內呈整體上升的趨勢。

適量的錳能夠提高果實維生素C的含量。葡萄葉柄中的錳含量在生長周期內呈上升趨勢。

銅在葡萄園土壤中的含量幾乎處于過量狀態,這跟大部分葡萄園使用石硫合劑和波爾多液等銅制殺菌劑有很大的關系,且隨著生產年限的增加,其含量也隨之增加。但是過量的積累會引起銅離子中毒,反而對產量和品質造成負面影響。葡萄葉片中的銅含量也顯著高于枝干和果實。

鋅也是葡萄正常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促進葉綠素的形成,參與碳水化合物的轉化,能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抗寒性、耐鹽性。

2、各營養元素間的關系

各元素之間的關系主要存在以下兩種作用:協同作用與拮抗作用。當一種元素含量增加,另一種元素也隨之增加的作用稱之為協同作用。如磷和鎂、鈣之間,鎂與鋅、錳之間存在協同作用;營養元素之間的拮抗作用是指某一營養元素(或離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營養元素(或離子)的吸收。主要表現在陽離子與陽離子之間或陰離子與陰離子之間。拮抗作用分為雙向拮抗和單向拮抗,雙向拮抗如鎂與鉀、鐵與錳、鎘與鐵等。氮肥尤其是銨態氮增加以后,造成土壤溶液中過多的銨離子,與鎂、鈣離子產生拮抗作用,影響作物對鎂鈣的吸收,因此,南方地區土壤普遍偏酸性,容易造成鈣鎂的缺乏。

3、各營養元素失衡的癥狀及矯正

(1)氮素失衡癥狀及矯正

癥狀:當氮素不足時,樹勢較弱,植株生長變緩,葉片失綠、黃化,葉柄和穗軸呈粉紅色或紅色,葉片薄而小易早落。枝蔓細而短,停止生長早,果穗、果粒小。氮在植株體內移動性強,因此缺氮時老葉常先于幼葉表現出癥狀。若氮素過量,會造成枝葉生長過旺,葉片邊緣出現白鹽狀斑,光合效率反而會降低,果實成熟期推后,果實著色較差,含糖量降低,酸度增加,植株抗逆性減弱。果實生長發育后期氮肥施用過量,易引起水罐子病。

圖1 缺氮癥狀

圖1 缺氮癥狀

圖2 氮過量癥狀:白鹽癥狀

圖2 氮過量癥狀:水罐子病

矯正:秋施基肥時加入無機氮肥。生長期施追施速效氮肥2-3次。葉面噴施0.3%-0.5%尿素水溶液2-3次。對于氮肥施用過量的葡萄園,可在葡萄行間種植豆科類作物,用于固定氮素。

(2)磷失衡癥狀及矯正

癥狀:當磷元素不足時,小葉,葉片暗綠帶紫,花序小,開戶延遲,果粒小,坐果率低,果實小,且容易引起落花落果;磷大量或過量時,會影響植株對鉀、鐵、硼、鋅的吸收。

圖3 缺磷癥狀:發病初期

圖3 缺磷癥狀:嚴重發病

矯正:葉片噴施1%-3%的過磷酸鈣浸出液,兩次左右,或根外噴施0.3%左右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一般噴兩次,中間間隔7天左右,或者在施基肥時以底肥施入鈣鎂磷肥或過磷酸鈣(南方果園慎用),但對于磷肥施用過量的果園來說,應減少含磷復合肥的使用。

(3)鉀失衡癥狀及矯正

癥狀:缺鉀時葉緣和葉脈間失綠變干,并逐漸由邊緣向中間焦枯,變脆易脫落。嚴重缺鉀的植株,果穗少而小,穗粒緊,色澤不均勻,果粒小。鉀過量易引起缺鈣、缺鎂的癥狀。

圖4 缺鉀癥狀

圖4 缺鉀癥狀

矯正:可施用草木灰或硫酸鉀(0.10-0.15kg/株);也可葉面噴施0.3%-0.5%的硫酸鉀溶液或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對于鉀施用過量的果園應減少含鉀復合肥的使用,同時注意補充含鈣、含鎂的肥料。

(4)鈣失衡癥狀及矯正

癥狀:鈣在植株體內移動較差,所以缺鈣時首先在新生的器官和組織中表現出來:葉呈淡綠色,幼葉葉脈間和邊緣失綠,葉脈間有褐色斑點,葉尖和葉緣向下卷曲,接著葉緣焦枯,新梢頂端枯死。果實缺鈣時,容易發生裂果。

圖5 缺鈣癥狀

圖5 缺鈣癥狀


矯正:避免一次用大量鉀肥和氮肥。適時灌溉,保證水分充足。葉面噴灑0.3%硝酸鈣水溶液。

(5)鎂失衡癥狀及矯正

癥狀:缺鎂會導致葉綠素合成受阻,首先在老葉上體現出來,表現為葉緣發黃,脈間退綠,變黃,呈“虎葉”狀,并逐步向外緣、向嫩葉擴展,嚴重時基部葉片脫落。

圖6 缺鎂癥狀

圖6 缺鎂癥狀

矯正:增施有機肥可以有效緩解缺鎂癥狀,同時可以葉面噴施0.3%-0.4%的硫酸鎂溶液3-4次。對于土壤缺鎂嚴重的地區,可根據土壤酸堿性來選用施鎂肥的種類,堿性及中性土壤可土施硫酸鎂,酸性土壤可土施鈣鎂磷肥或白云石。

(6)硼失衡癥狀及矯正

癥狀:缺硼時表現為植株矮小,節間變短,葉緣出現失綠黃斑,葉柄短;缺乏較多時,葉脈間退綠嚴重,葉緣變黃白色,至焦枯?;ㄆ谌迸饡霈F嚴重的落花落果,主要表現為“花而不實”。



圖7 缺硼癥狀

圖7 缺硼癥狀

矯正: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每畝施2-3kg的硼砂,結合基肥施入;生長期(開花前)葉面噴施0.3%的硼砂溶液。

(7)鐵失衡癥狀及矯正

癥狀:缺鐵時,葉片除葉脈保持綠色外,葉面黃化甚至白化,進一步表現為新梢生長弱,花序黃化,花蕾脫落,坐果率低。由于鐵在植株內不易移動,因此,缺鐵時首先表現在幼葉上面。

圖8 缺鐵癥狀

圖8 缺鐵癥狀

矯正: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酸堿度;葉面噴施0.2%的硫酸亞鐵溶液,連續噴施2-3次,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

(8)鋅失衡癥狀及矯正

癥狀:缺鋅的典型性癥狀是“小葉病”:即新梢頂部的葉片變小,節間變短,嚴重時葉片脫落,造成果穗大小粒現象。

圖9 缺鋅癥狀

圖9 缺鋅癥狀

矯正: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花前2-3周,葉面噴施0.1%-0.3%硫酸鋅。

作者:楊國順、彭建偉、白描、周敏(湖南農業大學)


葡萄缺素怎么辦?別擔心,專家出方案來矯正

圖文簡介

葡萄的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元素較多,既需要大量元素如氮、磷、鉀、鈣、鎂,對硼、錳、鋅、銅、鐵等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