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號飛船的構型是由它所承擔的任務決定的。中國確定載人航天的第一步任務是發展載人飛船工程。中國載人飛船工程的任務是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從總體上體現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完成以下四項基本任務:突破載人航天基本技術;進行空間對地觀測、空間科學和技術實驗;提供初期的天地往返運輸器;為載人空間站工程大系統積累經驗。

 

神舟號飛船構型

根據上述任務,在飛船立項論證中曾提出過多種構型方案,最后形成了3種方案:方案1是返回艙居中的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組成的三艙方案,方案2是返回艙在前端的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組成的三艙方案,方案3是返回艙在前端的由返回艙、推進艙組成的兩艙方案。

經過分析認為:方案2和方案3便于發射段的大氣層內救生,這是因為返回艙在飛船的前端,在發射段進行大氣層內應急救生時,只需由逃逸飛行器將返回艙帶走即可。但是,方案2有一個缺點,就是為了使航天員在軌道上能夠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需要在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建立一個硬通道(即剛性通道)。這個方案增加了航天員來往兩艙之間的麻煩,并降低了返回防熱和在軌密封的可靠性,因此沒有采用方案2。而方案3由于沒有軌道艙,需要將更多的食物、飲水和應用系統的有效載荷放在返回艙中,因此返回艙要做得比三艙方案的返回艙直徑更大、質量更大。這不僅給返回艙的回收著陸分系統的研制帶來更大困難,而且不能實現軌道艙留軌利用的任務,因此,也沒有采用方案3。至于方案1中,在發射段進行大氣層內救生時要帶走兩個艙段的技術關鍵,當時認為可以通過攻關按時完成研制任務。事實證明,返回艙居中的三艙方案(圖2)是一個在確保安全、可靠前提下能較好完成四項基本任務的方案。

神舟號飛船(神舟2號至神舟6號)的總體布局

神舟號飛船為什么采用三艙布局?

圖文簡介

神舟號飛船的構型是由它所承擔的任務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