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門診,有個患者,女性59歲,最近總是胸悶憋氣,在外院做過心電圖,心電圖基本正常;但是患者每次活動都會有胸悶憋氣等不舒服,患者想來開點什么藥能給她治好了。
我說:我們看病開藥應該是最簡單的,最重要的最復雜的就是診斷清楚,而不是上來就開藥,我們先得查清楚。目前心電圖正常,但也不代表就沒事,根據您的癥狀不能排除心絞痛,也就是心血管狹窄,我們最好還是查清楚。
患者說:都做完心電圖了,還要檢查?
我說:心電圖只是檢查的一部分,并不是萬能的,如果咱們查不清楚就稀里糊涂吃藥,那是不負責任的。比如您沒事,我給您開冠心病的藥物,吃了白吃,而且還有副作用,不給您開冠心病的藥,可如果是冠心病,那就屬于不正規治療。
患者說:那還能做什么檢查?
我說:運動實驗可以做,就是跑步中的心電圖,或者冠脈CT,甚至一步到位冠脈造影。
詳細解釋后,患者說先做個CT吧,做完CT果然心血管有70%的狹窄,我說那么我們先吃藥控制,同時需要健康生活控制。
我們在醫院有時候做完心電圖,為什么還讓患者做CT呢?
心電圖是最基礎最簡單最方便的檢查項目,結合患者的癥狀,心電圖在一定程度上能說明很多問題,但是心電圖有個特點就是:發作難受的時候,心電圖會有一定變化,但不難受的額時候,心電圖基本都是正常的;大部分到醫院后,癥狀消失,做完心電圖都提示正常,很多人都認為心電圖沒有用。
其實不然,我們好的時候做一份心電圖,難受的時候如果有機會做心電圖,這樣心電圖對比基本上就能確診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
可是正因為很多人到醫院后癥狀消失了,做心電圖都是正常的,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結合患者的描述,決定下一步要不要再做CT或直接做造影。
1、如果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那么肯定不需要CT,直接做造影檢查,直接搶救;
2、如果有多份心電圖,正好也有動態演變,患者癥狀也屬于不穩定性心絞痛,那么就直接建議造影,也不用CT;
3、有些人心電圖不典型,癥狀不典型,也不能排除冠心病,但也不能肯定是冠心病,那就可以選擇冠脈CT,看看心血管到底有沒有狹窄,這樣證據更充分,要么確診要么排除,更好的指導下一步治療。
4、還有就是心電圖沒有提示心肌缺血,但癥狀很典型,也可以直接治療,或治療后效果不佳,可以直接造影;有的人不想直接造影,也可以先CT看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是不是要造影。
在臨床我們要根據每個人具體的情況,決定要不要進一步檢查,簡單來說:
1、可以根據心電圖和癥狀,排除冠心病,那自然不用進一步CT或造影;
2、可以根據心電圖和癥狀確診冠心病,如果藥物控制不好,那就直接造影;如果心電圖和癥狀確診心肌梗死,那就直接造影;
3、不能根據癥狀和心電圖確診冠心病或排除冠心病,也就是模棱兩可,那就可以先做個造影看看啥情況,再決定下一步方案。
總之,目的只有一個,先診斷清楚,再考慮吃藥,而不是老百姓想的,不管什么問題,老想先吃點藥就把問題解決了!
當然不管做什么檢查,必須把能解決患者問題擺在首位!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