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號任務結束之后四個月,阿波羅12號即將出征,它的發射時間定在了1969年11月14日。發射窗口為3小時5分,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發射將推遲2天,并且預先準備好的著陸地點也將更換,這是參與任務的所有人員都不愿意看的。

阿波羅12號任務徽章

就在發射前一天,降雨云籠罩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上空。當晚云散,發射按計劃進行。阿波羅12號航天員康拉德、比恩和戈登吃過早飯,穿上航天服,為進艙做準備。當他們進入飛船時,雨開始下了。

從左依次為航天員康拉德、戈登、比恩

休斯敦任務控制中心和肯尼迪航天中心經過研究,認為當時的天氣具備發射條件。于是,經過十秒倒計時,飛船于美國東部時間11:22起飛了。超過3000名特邀嘉賓和觀眾在現場觀看了發射。

土星五號運載火箭發射阿波羅12號飛船

發射36秒,就在大家對發射的成功滿懷期待時,一道白光閃過,伴隨著類似放電的爆炸聲,飛船顫動了一下。這時,指令艙上出現許多火花,3名航天員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報警指示上。大家意識到,飛船被閃電擊中了。禍不單行,這之后不久,飛船再次被閃電擊中。

報警燈和蜂鳴器指示出飛船的制導系統失控了,隨后,飛船的各個系統接連開始失控。休斯敦任務控制中心決定讓逃逸塔帶著飛船逃離土星五號火箭,保護航天員的生命安全,但是,完全無法對飛船進行遙測。休斯敦任務控制中心與阿波羅12號飛船的信號中斷了26秒,所有人都開始有些心灰意冷了。

起飛后52秒,又一束閃電擊中了飛船下面的發射臺以及火箭第三級的儀表單元。若儀表單元中的制導平臺失靈,土星五號火箭將失控。那時,逃逸系統將會自動觸發中止模式分離飛船與火箭,用降落傘把航天員降到大西洋上。

閃電擊中了土星五號火箭

隨著時間的推進,阿波羅12號沖破了云層飛到晴朗的天空,航天員們暗自慶幸著逃逸塔沒有與火箭分離。盡管飛船沒有恢復,但任務還是有繼續進行的可能的。按預定程序,火箭第一級被拋掉,第二級點火。

土星五號火箭結構圖

這時,休斯敦任務控制中心中的控制人員約翰·亞倫根據監測到的數據,想起一年前一個類似的情況,他忽然想起了問題的解決方法。他立刻向負責指揮的格里·格里芬提出建議,隨后,航天員們就收到了地面的指令。

“阿波羅12,我是休斯敦。嘗試SCE到輔助模式,并重新設置你的燃料電池。”休斯敦的地面支持人員說道。

航天員們在此之前從沒接收過這條指令,康拉德向地面詢問這樣做的理由,而比恩則想起了這個指令并且進行了操作,他倒轉了轉換開關,康拉德也開始恢復燃料電池的在線循環。這個操作看起來似乎很眼熟對嗎?是的,就像電腦壞了我們通常做的那樣,航天員們對飛船進行了“重啟”。

航天員比恩

隨后,所有的電路恢復了。系統逐漸恢復,警示燈也一個接一個地熄滅了,阿波羅12號的危機解除了。航天員們邊開玩笑邊隨著飛船繞軌道飛行。飛行中,戈登重新對準了導航平臺,之后在航天員們的共同努力下,制導系統也恢復了。

起飛后2小時28分,航天員們收到了去往月球的發動機點火指令。

之后,阿波羅12號降落在風暴洋的里菲斯山北部,航天員們做了大量的地質勘查工作,還取回了之前著陸的勘察者3號的電視攝像機、鋁管和一些電纜樣品,用以分析月球環境對這些材料有何影響。

勘察者3號后面著陸著阿波羅12號

非常有意思的是,由于阿波羅航天員只能在月面上呆幾天,無法滿足科學考察要求,于是,科學家在月球上建立了無人自動化科學考察站——阿波羅月面實驗組件。科學考察站由不同的實驗裝置組成,通過一部大致指向地球的桿狀天線,接收調整儀器的指令及其他無線電通信任務,并將實驗數據發送回地球。阿波羅12號任務結束5年后,這些裝置仍然在傳回有用的數據。由此,美國獲得了數量驚人的月球信息。從阿波羅12號開始,每個阿波羅任務的著陸場都安裝了一座這樣的考察站。

航天員比恩部署了阿波羅月面實驗組件

航天員還做了月震實驗,他們在離開月球軌道返回地球前,將登月艙拋擲在月面上,以引起月震,月面上的儀器將記錄月震效果。在阿波羅12號之后的各次登月任務中,都有意投擲到月面上的選定地點,從而取得更多的月震校準數據。

月震實驗儀器

 

參考文獻/《奔向月球》《載人航天飛行中的事故與災難》



挽救遭遇閃電的阿波羅12號竟然靠它

圖文簡介

阿波羅11號任務結束之后四個月,阿波羅12號即將出征,它的發射時間定在了1969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