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夕陽下海灘邊,這個正在用洪荒之力拱鐵桶的小家伙,是什么生物?


答案揭曉,這是一只灰海豹幼崽。

它正如同一灘化了的冰淇淋 一樣,趴在海灘上,不時地還「顧涌」兩下:


毛茸茸的,簡直可愛哭了...


而這一畫面,出自近期一部逼死無數「阿偉」的紀錄片——《可愛的小崽子們》:


目前紀錄片更新到第三集,打開視頻就是一片被可愛到死的彈幕,儼然就是年度大型「阿偉」亂葬崗,號稱猛男看了也要落淚:


但也沒有辦法,畢竟在這部紀錄片中出鏡的演員,一個比一個會賣萌。

參與演出的演員大部分都是才出生不久的小崽子,例如正在認真痛毆同伴的小喵咪:

在人類懷抱中沐浴陽光的水鹿幼崽:

眼睛奇大的羊駝幼崽:


一臉精明相的狐獴幼崽:


愛干凈的小型垂耳兔幼崽:


一臉不高興的長頸鹿幼崽,脖子以下全是腿,走起路來很優雅:


沒有感情的獵食者,鱷魚幼崽:


但當你看過它們練習「狗刨」的樣子,估計會笑出聲:


《可愛的小崽子們》片如其名,就是用鏡頭去拍攝記錄一些幼崽從誕生到逐漸學會適應這個世界的過程。
這些小崽子們來自田野間、農場里、動物園,甚至人類家中,它們會對世界充滿好奇,在認識世界時遇到各種挑戰,面對新鮮事物也有很多可愛行為。

像是下面這只小型垂耳兔幼崽,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它正在準備越獄,突破下面欄桿的阻擋:


所以你覺得它會怎么做,使勁跳出去?還是向人類賣萌求助?

真相萌得我噴出一口老血,這個小家伙直接竄了過去,欄桿形同虛設:


換個角度再看一下,這么大一個毛球卻鉆的極為輕松:


出去后嘗一嘗花盆里的植物,在草坪上蹦跶蹦跶,好不自在:


這就是傳說中的越獄兔吧。


感覺心都要化了。


狐獴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動物,它們的組織性更強一點,會形成家族群落,所以狐獴幼崽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跟著家人學習生存技巧。


像是和姐姐學「刨坑」,在野外,狐獴會挖出2米深的復雜洞穴,會設計十多個出口,可以說算是看家本領之一。

大姐刨一點,小崽子跟著刨一點:


聰明的小狐獴很快就掌握了技巧,然后...去挖了老爸的屁股:


除了挖坑,狐獴幼崽還需要學習放哨。

這是因為狐獴家族時刻處于警戒狀態,為了避免被捕食者襲擊,會有家族成員負責警戒,而幼崽需要學習大約20種不同的警報叫聲:


這放哨姿勢不錯吧?


不過它們放不了多久就會睡著,畢竟幼崽還小,而睡姿千奇百怪,有點像是在上數學課的我:


相比狐獴家族的團隊協作,悉心教導,銹斑豹貓的家教就要嚴格很多,因為媽媽會和孩子搶食。

這種貓是世界上最細小的野貓之一,而它的幼崽長相非常「要命」,注意,下方有猛獸出沒:


沒錯,就是「萌」的要命,這大眼睛也是沒誰了:


而它的媽媽,平時是下面這個畫風,雖然也很美,但是眼神中還是能看到野性。它一般會親自展示叢林生存技巧,包括隱藏、攀爬、捕獵。


幼崽只有三個月大,但不得不學著媽媽的樣子,自己找到食物:


而如果一旦被老媽搶先,銹斑豹貓幼崽就只能另尋目標:

(食物被媽媽吃光了,一臉委屈)


當然,也不是所有可愛的小崽子都擁有平平安安的童年,生命的成長之路上布滿了波折與意外,這一點在灰海豹幼崽身上體現的淋淋盡致。

要知道僅有30%的小海豹能活到成年,它們生下來就開始與死神賽跑。而小海豹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找媽要奶。


海豹的奶水營養非常豐富,脂肪含量很高,還有著可以對抗疾病的重要抗體,是開始探索世界前的重要一餐。


但海豹的身體構造導致很難進行哺乳,而且奶水喪失很快,更過分的是,有些媽媽可能會忘了她還有個崽兒要吃飯:

(媽媽累了,給你吃個最愛的大嘴巴)


在歷盡千辛萬苦吃到奶后,小海豹還不能隨便在沙灘亂撲騰,別看這個小崽子平時是這樣萌萌的畫風:


但它隔壁的叔叔阿姨都長這樣:


稍有差池,走錯地方,就會被一頓胖揍,危及生命:


小家伙簡直太難了...


更讓人心疼的是,小海豹竟然還會迷路。

在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這只小家伙開啟了一段勇敢的探索冒險,自己拱啊拱,結果竟然從沙灘拱到了荒郊野嶺,還好最后有志愿者給他打包抬回了沙灘....


看這個姿勢,像不像是下班、放學后,癱在床上的你:


不過看到最后,我心中的絕對C位主演,并不是那些毛茸茸的存在。

而下面這只憨憨犀牛:


這是一只白犀牛幼崽,之所以大家都叫它憨憨犀牛,是因為據紀錄片介紹,這只幾周大的小犀牛「在巨大的裝甲頭骨中,包藏著哺乳動物里重量最小的大腦」...


不僅一臉憨相,年紀輕輕,眼神中還充斥著淡淡的憂傷。


但其實它一點也不憂傷,反而極度快樂,精力旺盛,沒事兒就搖頭晃頭的一頓狂奔:


小犀牛的耳朵可以單獨活動,不斷轉圈搖擺,聽力可以覆蓋360度,嗅覺也很靈敏,500米外的人類都可以聞到。

但它的視力很差,不僅眼睛小,而且眼睛之間相距很遠,即是色盲又是近視。


而也正是因為視力差,它經常玩出各種憨憨行為。像是遛彎的時候差點一頭撞到剛果水牛...


和鄰居打招呼的時候,在長頸鹿腿下蛇皮走位:


大搖大擺的在猛獸旁邊面前遛彎,隔壁的獅子都快饞哭了:


人類為犀牛一家送來了一盒干草作為禮物,準備讓憨憨犀牛品嘗一下美食。


結果由于視力不好,我們的憨憨小犀牛啃了半天的紙殼子:


最后還給自己涂了一個紅嘴唇:


簡直要被它笑死。


另外它很有可能還是鄰居眼中的煩人精。

別看個頭小,其實它已經非常強壯,一月大時體重就和成年人相當,而三個月大的時候,它的犀牛角已經開始冒芽,并且很喜歡把自己腦殼當做武器,到處惹禍。


走到哪里,哪里就雞飛狗跳:


在犀牛的認知中,所謂最好的防守就是沖過去,用力量和角擺平危險。而憨憨也特別喜歡「約架」,但同時又特別慫。

在家想要撞一撞老爸,擺了半天姿勢,沒敢動手:


后來找鄰居大角羚羊比劃比劃,交手不到一秒,扭頭就跑:


和牛大叔比武,打都沒打,人家一把腦袋對準它,直接就嚇得放棄了:


本成年人類了太喜歡這個又賤又慫的小犀牛了。

不過最有意思的是,小犀牛在成長過程中,還要學會了解「八卦」,而方法則是聞大便...


犀牛會在糞便中留下信息進行交流,例如標注領地,尋找配偶什么的,其實這和我們發微博、發帖子可能有點像。

而小犀牛需要學會識別氣味,或者自己也學著發布一篇「帖子」。


你可能會覺得這有點重口,但在犀牛的世界,這不過是常規操作,甚至不僅要聞,有的時候還要吃。


犀牛在成年后會食用大量的草,而小犀牛剛剛出生幾周的時候,它的腸道細菌積累還不夠,為了未來,這時候就需要從老媽那里獲得益生菌,而方式....就是食用一些媽媽的糞便。


emmm這事兒不建議細琢磨,旁邊的鄰居鹿老哥也都看傻了。


當然,紀錄片中有趣的情節還遠不止以上這些。不同物種有著自己的生存之道,生命初始時的懵懂,探索世界時的磕磕絆絆,以及學習成長后的變化,這些由大自然設計的橋段在人類的輔助下,確實形成了一部讓人萌化的動物肥皂劇。
另外,這些動物的幼崽形態實在太萌了!

(文中圖片素材均來源自紀錄片,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長按識別掃描二維碼,關注「狂丸科學」滿足你對世界的好奇心


動物的小崽子也太萌了吧!這部紀錄片猛男看了都會落淚

圖文簡介

近期一部逼死無數「阿偉」的紀錄片——《可愛的小崽子們》。目前紀錄片更新到第三集,打開視頻就是一片被可愛到死的彈幕,儼然就是年度大型「阿偉」亂葬崗,號稱猛男看了也要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