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蘋果,想必大家會想到三個與它有關的經典故事。一個蘋果誘惑了夏娃,一個蘋果砸醒了牛頓,還有一個蘋果曾經握在喬布斯手中。也許正因如此,才有人把蘋果視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

  就是這么一個匯集平凡和偉大于一身的水果,本該超凡脫俗,現今卻謠言纏身,到底是招惹了誰呢?今天,胖叔就帶您來了解一番。

  關于蘋果的謠言,大家最常聽到的莫過于“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仔細揣摩一下,本意應該是勸大家多吃蘋果以促進健康。一句充滿善意的話怎么就變成謠言了呢?根源就在于,雖說吃蘋果對健康有益,但并不代表吃了就一定不會生病,把蘋果當藥品或者保健品就不靠譜了。

  諸如此類的謠言不勝枚舉,替您簡單歸納了一下,大致可分為三類。

  其一是蘋果養生說,如有“蘋果排毒”和“蘋果抗癌”等說法。

  所謂的根據就是蘋果中富含黃酮類、酚類等植物化學物,具有抗氧化、抑菌和抗腫瘤的效果,所以就想當然的認為吃蘋果就能夠分解毒素,抑制癌癥。實際情況是植物化學物雖然有健康功效,但也要考慮劑量的問題。按照蘋果中的含量來計算,恐怕還沒等發揮效果,早已撐死幾十次了。而且,其他水果中也有這些物質,蘋果中含量也非最高,所以真沒必要揪著蘋果不放。

  再來說蘋果能減肥就更扯了。一方面,蘋果的熱量雖只有米飯的1/2,但是飽腹感卻遠不及米飯的十分之一。經常是一頓飯的功夫就又餓了,餓了還得吃,這樣只能越吃越胖。另一方面,蘋果中的營養很不均衡,缺乏蛋白質和脂肪,這樣吃只會加重營養失衡,更不利于體內脂肪的分解。所以說,吃蘋果能夠達到養生、保健效果,甚至超出藥品的療效都是不合理的,更是不科學的。

  其二是食物相克說,如有“胡蘿卜與蘋果相克”、“蘋果不要與牛奶一起吃”等說法。

  這些說法的根源是食物相克理論,認為食物之間存在相生相克。輕則身體不適,重則致命,老百姓對此深信不疑。其實,食物相克本身就是偽科學。早在80年前,我國著名營養學家鄭集教授就用實驗證明了所謂的食物相克其實由食物不潔或過敏引發的身體不適,歸結為相克都是錯的。根本就沒有不能在一起吃的食物,最多也就是因為可能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而不適宜在一起吃,致命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所以,蘋果與某些食物相克,確信是謠言無疑。

  其三是食品安全說,如有“打蠟蘋果致癌”、“蘋果是最臟的水果”等說法。

  其實,這些說法的根源并不在于蘋果本身,而是外在的包裝和農殘問題。以“打蠟蘋果致癌”為例,市售的蘋果確實有些存在拉蠟狀物的情況,但并沒有致癌的風險。一方面蘋果出于自我保護會分泌果蠟,對健康無害。另一方面,既往為了長途運輸會人工噴蠟,正規的蠟對健康也無害。加之,現在物流與冷鏈發達,已經不會再人工噴蠟了,不僅沒必要,也會增加成本。

  美國環境工作組根據農藥殘留指數公布了十二種“最臟果蔬”,蘋果位列其中。這也成了蘋果是最臟水果的出處,所謂的最臟其實是指農藥的殘留問題。但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方面,蘋果雖位列其中,卻非第一。而且要求果蔬完全無殘留的想法并不現實,相對于其他水果而言,像蘋果更容易清洗,所以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另一方面,該榜單根據的是美國方面的數據,并不適用于中國。而且根據農村農業部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水果抽檢合格率達94.1%,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是符合我國標準的,是健康的。

  和橘子、梨、西瓜等一樣,蘋果只是一種普通的水果而已,大家喜歡它的原因,無外乎在于味道的甜美,寓意著平安。如果非要強行給它扣上那么多的帽子,著實是有些為難它了。蘋果很討喜,也很無辜,還是讓我們一起享受它的甜蜜與美好吧!

  辟謠專家: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復核專家:沈群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蘋果君,你到底招惹了誰?

圖文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