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

  快80歲的母親一個人獨居農村,以前家里沒冰箱的時候吃的食物還算新鮮衛生,自從有了冰箱,什么食物都往冰箱里塞,老人家絕對相信,食物一進冰箱就永遠不會壞了。

  辟謠:

  冰箱的發明和普及給人們的食物儲藏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不同食物相應的儲藏方式

  常用冰箱的冷藏溫度是4-8℃,冷凍溫度為-23—-12℃。冰箱儲藏食物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新鮮,避免污染。

  動物性食物蛋白質含量高,容易腐敗變質,應特別注意低溫儲藏,比如肉類切成小塊分別裝袋后放入冰箱冷凍室,食用時取出一袋即可。

  新鮮蔬菜儲藏不當容易產生亞硝酸鹽,原則上當天買當天吃,不入冰箱。實在需要放入冰箱,只能冷藏,最好不超過3天。烹調好的葉類蔬菜應盡快吃掉,原則上不要放冰箱冷藏。

  這些食物不適宜冰箱冷藏

  熱帶水果:香蕉、荔枝、火龍果、芒果等,冷藏容易“凍傷”;

  黃瓜:在冰箱放置三天以上表皮會有水浸狀表現,失去原有風味;

  一些面食如饅頭、面包:在冰箱放置時間過長,會逐漸變硬或變陳,影響口感和風味。

  4-60℃是食物容易發生變質的危險溫度范圍,應盡可能地減少食物在此溫度范圍的時間,下圖可供我們烹調和儲藏食物參考。

  冷藏或冷凍食物只可以減慢細菌的生長速度,但部分微生物仍能生長。因此,并非將食物放入冰箱內便一勞永逸,冰箱并不是“保險箱”。

  好營養的5條冰箱使用建議

  不要塞太滿,冷空氣需要足夠的循環空間來保證制冷效果;

  生熟食物別混放,熟食在上,生食在下;

  剩飯菜在冰箱中存放后盡快吃完,重復加熱不能超過一次;

  定期檢查冰箱,發現食物有變質腐敗跡象要馬上清除;

  定期清洗冰箱,擦洗冰箱內壁及各個角落。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國營養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中國營養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辟謠專家:許仁安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復核專家:高超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博士

  本文由中國營養學會供稿。

冰箱就是食品的“保險箱”嗎?

圖文簡介